纤维素酸水解.ppt

纤维素酸水解.ppt

ID:51464016

大小:365.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23

纤维素酸水解.ppt_第1页
纤维素酸水解.ppt_第2页
纤维素酸水解.ppt_第3页
纤维素酸水解.ppt_第4页
纤维素酸水解.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纤维素酸水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纤维素酸水解陈贵翠100603029浓酸水解稀酸水解序列阶段酸水解酸水解主要分为:一、植物纤维素酸水解机理无机酸催化纤维素分解的机理:酸在水中解离产生氢离子;氢离子与水结合为不稳定的水和氢离子;纤维素链上的β-1,4葡萄糖苷键与水和氢离子结合,后者把一个氢离子交给β-1,4葡萄糖苷键上的氧,使之变为不稳定的四价;氧键断裂时,四价的氧与水反应生产2羟基,重新释放出氢离子。氢离子浓度越低,水解速度越快。2.在一定的酸浓度范围内,纤维素水解反应的速度与酸的浓度成正比。3.温度增加酸水解反应的速度也加快;一般温度增加10℃,水解速度提高1.2倍。其中值得注意

2、的是:4.由于氢离子是由酸解离来,而强酸解离完全,故水解时都用强酸。二、浓酸水解浓酸水解纤维素的过程如下:纤维素膨胀和溶解部分水解生成低分子多糖和少量单糖浓酸加水稀释加热进一步水解生成单糖单糖进一步分解缺点:酸必须回收,而且回用要经济上能过关,回收过程通常是高成本的,要求防腐蚀的容器,体积也要较大。浓酸水分较少,纤维素分解生成的是寡糖,其中主要是纤四糖100~200℃1~3h三、稀酸水解稀酸水解用的酸浓度为0.3~3%,温度为T=100~200℃。此时大部分半纤维素溶解于酸溶液中,反应速度很快;剩下的一部分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则呈不溶解状态,反应速度很慢

3、。解决这个问题分阶段水解seaman动力学1、酸水解动力学是一级反应纤维素糖糖分解产物2、动力学公式式中生成的净还原糖量α起始纤维素浓度t时间、反应常数下图列示了在180℃下,0.6%溶液是酸水解曲线由图可知,想达到理想水解动力曲线B,要尽快地将从纤维素分子链中释放出来的糖移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往水解质中无限量的萃取液体,使萃取液中的糖浓度接近等于零,这对生产实际没有意义。wayman多级水解法2%,在190℃白杨,每阶段20。每阶段水解可从纤维素链释放约20%的葡萄糖,如果这些糖都能及时排出,则经过五个阶段,还原糖的总得率可达90%。如右图。优点

4、:总成本要较浓酸低不少,酸回收就不必要了。缺点:糖的得率较低,能量消耗较大和仍需要耐酸材料。四、序列阶段酸水解美国普度大学ladish提出采用浓酸和稀酸水解的纤维素序列三阶段酸水解法。1、预水解,它是水解和萃取木质纤维素中的半纤维素阶段;2、主水解阶段,将纤维素水解成寡糖和葡萄糖单体的阶段;3、后水解阶段,它是保证寡糖水解的阶段,而寡糖中主要是纤维四糖寡糖和葡萄糖之间的比例则决定于所用酸的浓度五、影响酸水解的因素影响纤维素酸水解时糖的产率的主要因素是:(1)原料的种类和粉碎度;(2)酸的种类和用量;(3)液比系数;(4)水解时采用的温度和时间。(一)

5、原料的种类和粉碎度原料与酸的接触面愈大,有利于酸渗入纤维束内部,水解效果愈理想。但粉碎过细,一则会增加电能的消耗,二则在进行水解时也会因密度过大而影响到滤出速度。一般稻草切成2~3㎝,棉子壳可以不粉碎。(二)酸的种类和用量盐酸催化能力较高,但价格较高,腐蚀性也强。因此工业生产上一般使用粗盐酸作为水解用酸。理论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酸的浓度提高一倍,水解时间可缩短~½。通常采用稀酸常压水解时,酸的浓度为2~3%;稀酸加压水解时,酸浓度为0.5~1%。(三)液比系数水解时液体和纤维素原料的比例叫比例系数液比系数公式:式中水解过程中加入的稀酸量(㎏)ABC

6、DM加热酸、原料、设备等消耗的蒸汽(㎏)原料内的水分(㎏)水解反应所消耗的水(㎏)纤维原料的绝干量(㎏)液比系数增加,单位原料的产糖量也增加,一般液比系数是5~10。(四)水解时间和温度温度愈高,纤维素酸水解的速度愈快,但已生成的单糖的分解速度也愈快。温度升高10℃,反应速度加快½~1倍。高温持续时间过长,单糖的分解加剧。采用分段水解法或渗虑水解法,以缩短生成单糖在水解器中停留时间,达到减少单糖分解造成损失的目的。六、稀酸水解的几种常用方法纤维原料稀酸水解稀酸加压水解稀酸常压水解固定水解法分段水解法渗滤水解法固定水解法是最原始的方法。水解液是在整个水

7、解过程完成后一次性排出。生成糖的分解现象严重、得率低、质量差、纯度低,但对设备和操作的要求低。分段水解法生成糖的分解少。渗滤水解法是将稀酸溶液从水解器上部不断淋入,水解液从下部连续排除。稀酸常压水解主要用于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和玉米蕊等半纤维素含量高的原料的酸水解,可使大部分半纤维素分解。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