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ppt

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ppt

ID:51458712

大小:342.4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3

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ppt_第1页
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ppt_第2页
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ppt_第3页
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ppt_第4页
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密立根用了七年功夫研究电子电荷,于1910年发表了油滴实验。这个实验首次证实电荷的量子化,测定了电子电荷的正确数值。对物理学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密立根油滴实验的设计简明巧妙,方法简单,而结论却具有不容置疑的说服力。实验物理的精华和典范密立根油滴实验密立根密立根由于测定了电子电荷和借助光电效应测量出普朗克常数等项成就,荣获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图通过测量在电场和重力场中运动的带电油滴的速度,得到油滴所带电量。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质量m,带电量为q的油滴,在两块加有电压V的平行极板之间受两个力的作用(如图)。若调节极板间

2、的电压V,使两力达到平衡,这时:a-油滴半径,约10-6m-油滴密度平行极板不加电压时,油滴受重力作用而加速下降。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下降一段距离后,油滴以均匀速度vg下降,这时重力与阻力平衡(空气浮力忽略不计),根据斯托克斯定律-空气粘滞系数油滴质量的测定:考虑油滴的直径与空气分子的间隙相当,空气已不能看成是连续介质,其粘滞系数应作如下修正:修正后的半径是:上式根号中还包含油滴的半径a,因为它处于修正项中,不须十分精确,故它仍可用于计算。b-常数P-大气压强均匀速度的测定:当电压V=0时,设油滴在平行极板间做匀速下降的距离为l,时

3、间为t,则:静态(平衡)法测油滴电荷的公式实验发现,所有油滴所带的电量均是某一最小电荷的整数倍,该最小电荷值就是电子电荷。油滴实验装置示意图油滴盒,油滴照明装置,调平系统,测量显微镜,供电电源以及电子停表,喷雾器等油滴盒是由两块经过精磨的金属平板,中间垫以胶木圆环,构成平行板电容器。在上板中心处有落油孔,使微小油滴可以进入电容器中间的电场空间。胶木圆环上有进光孔,观察孔,以便观察。油滴盒前装有测量显微镜,用来观察油滴。油的密度重力加速度空气粘滞系数油滴匀速下降距离常数大气压强平行极板间距离典型实验值:油滴实验的意义:(1)证明电荷的不连

4、续性(具有颗粒性),所有电荷都是基本电荷e的整数倍。(2)测量并得到了基本电荷即为电子电荷,其值为e=1.6010-19库仑。目前给出的最好结果为:e=(1.602177310.00000049)10-19库仑。课后作业:查阅用磁漂浮方法测量分数电荷的实验。Keywords:fractionallychargedparticles,magneticlevitationtechniqu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