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长距离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的研制现状.pdf

国内长距离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的研制现状.pdf

ID:51444022

大小:203.9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4

国内长距离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的研制现状.pdf_第1页
国内长距离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的研制现状.pdf_第2页
国内长距离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的研制现状.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国内长距离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的研制现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内长距离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的研制现状赵世俭张华王鹰1枣矿集团供电公司枣庄2770112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泰安2714113太原科技大学太原030024摘要:阐述现阶段空间转弯带式输送机转弯设计的基本措施及原理,并针对现阶段设计的局限性提出了下一步需要探索的问题,介绍了国内弯曲带式输送机的研究现状,为解决空间转弯的难题并成功应用于T程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关键词:长距离;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中图分类号:TH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785(2015)03—0001—03Abstract:Thepaperdescribesbasicmeasuresand

2、principleforturningdesignofthebeltconveyerincurrentsitua·tions,putsforwardthemattersrequiringfurtherdiscussionfordesignrestrictionatthecurrentstage,andintroducesthedo—mesticstudystatusofcurvebeltconveyers.providingreferenceandguidanceforsolvingthespaceturningproblemandsue-cessfulapplicatio

3、ninengineeringpractice.Keywords:long—distance;spacecurve;beltconveyer由于带式输送机具有环保、经济、节能等特个向外的离心力,以平衡输送带张力的向心合力点,所以长距离越野带式输送系统的应用越来越Ⅳ。针对这一原理常用的转弯措施包括:多,大部分输送系统为起伏式空间转弯带式输送机,这就对空间弯曲带式输送机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希望能够解决窄间转弯的难题并能成功应用于工程案例当中。1长距离空间曲线带式输送机设计现状目前国内基本是由力的平衡、胶带最大允许图1直线段和曲线段胶带受力示意图应力和侧边不离开托辊3个条件

4、来确定转弯半径的,国内外对转弯段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及尝试,1)使转弯处的托辊具有安装支撑角,如图如利用弹性支撑、多辊吊挂、深槽等多种结构,2所示。它是在转弯处使托辊的内侧端向输送带运但应用最成功的是结构最简单的深槽转弯结构。行方向移动而形成。西越小对输送带运行越有利,1.1转弯常用措施但当=0时托辊将不产生对胶带向外的推力,此时胶带将逐渐向内跑偏,故一般按经验取西=0.5在输送带的张力作用下,直线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单元的受力和弯曲段输送带的受力状况如~1。。2)增大成槽角0,目前转弯带式输送机普遍图1所示,直线段输送带两端张力作用在同一直采用深槽托辊组(槽角≥45。乃至65

5、。)来降低转线上,单元上的各力是均衡的,而弯曲段输送带弯半径,提高胶带自我对中的功能,角度增大虽受力单元两端的张力方向有一个夹角,输送带单可减小转弯半径,但增加了胶带的弯折角度及与元的合力不均衡,将产生一个向心力Ⅳ。平面转弯托辊的摩擦,降低胶带的使用寿命,一般以槽角带式输送机托辊组结构与布置的特点就是产生一≤60。为宜,见图3。《起重运输机械》2015(3)一1一外缘应力不超过其选用的最大许用应力,则满足该条件的最小转弯半径为式中:s为输送带的许用张力,N;S,.为转弯终点输送带的张力,N;B为带宽,m;E。为输送带的拉伸刚度。图2转弯段托辊布置1.2.3根据输送带不离开托

6、辊确定曲率半径转弯半径过小时,有可能发生在外侧托辊上的输送带飘起而离开托辊的现象,从而使输送机不能稳定运转。满足输送带外侧不离开托辊的最小转弯半径为+[()2+]式中:R,为满足输送带不离开侧托辊的最小转弯半径,m;S为转弯段输送带张力的最大值,N;S。为转弯终点输送带的许用张力,N;A为外.侧输送带与水平线的夹角,A=一。图3典型机身结构输送机的转弯半径为:R=max{,R,R}。3)构成内曲线抬高角,胶带在转弯曲线的内侧所形成的曲线叫内曲线。内曲线的抬高可减2转弯设计关键问题小转弯半径,愈大对转弯越有利,但过大会增加虽然国内外已生产很多转弯带式输送机,但物料撒料的风险,

7、因此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5设计理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7。为宜。2.1关于导来摩擦因数的推导1.2平面转弯半径计算为了减小转弯半径,转弯段托辊槽角一般采1.2.1根据力的平衡规律确定曲率半径R用4节或5节深槽托辊设计,但传统的导来摩擦因在转弯处应保证输送带在任何工况下不发生数按照3节托辊推导,与实际使用有一定的差距,跑偏,根据转弯处诸力的平衡方程可以导出满足因此设计有一定的误差,在实际分析时应建立4力学平衡条件的最小转弯半径节或5节辊导来摩擦因数推导模型,消除设计偏差。R1≥Lqduog2.2设计中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