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437380
大小:12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4
《“反思”让学习分享更有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反思”让学习更有效江门市港口中学叶素华【摘 要】通过数学学习的反思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不断地检查和调整,形成良好的自我调整的学习机制,成为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思考,越来越觉得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本文基于一线教师的视角,论述“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效应,并结合实践心得阐述反思的途径和方法。【关键词】学习反思途径方法学会学习【正文】一、“反思”的背景和目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初步形成反思意识”,“形成
2、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思是指人们对于自身的行为、思想等进行思考的过程,是一种对认识活动的再认知。而反思性学习是指对学习过程始终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能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主动向更深层次知识领域的拓展。波利亚说得好:“当你找到第一个蘑菇后,要环顾四周,因为它们总是成堆生长的”,这正是反思的奥妙所在。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在发现第一个蘑菇后,利用“环顾四周”的最好途径——学会反思。反思能更好地衔接知识,为以后的学习铺平道路,也能对数学能力的培养起到引领作用。
3、初中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最佳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心理方面已经具备了自我反思的基础与能力,但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在具体的反思策略与方法上加以指导与帮助.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数学推理的严谨性和数学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初中生不可能一次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自我调整,即坚持反思性数学学习,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在长期的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确实发现:7相当一部分初中生不会学习,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不同的解题方法只看哪种方法简单,不太记笔记,更不用说记下后课后自己
4、再看看;作业错了不能自觉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因此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师讲过的知识和方法,而稍加变化或新的问题,学生往往束手无策,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正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学生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生学会了反思,就相当于给学生请了一位尽心尽责的老师,随时随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有效指导,提高学习的成效。下面笔者结合实践就养成学生反思的习惯的途径和效应作一一阐述。二、“反思”的途径和效应1、解题反思——形成合理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提炼、概括、整理,确定解题关键,回顾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朝着灵活
5、、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案例1:如在学习了“三角形中位线”内容后,出示例题“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此例教学后,教师让学生完成下面问题并证明:(1)顺次连结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2)顺次连结矩形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3)顺次连结菱形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4)顺次连结正方形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5)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6)顺
6、次连结梯形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7)顺次连结等腰梯形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8)顺次连结直角梯形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7显然学生只要反思例题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回顾中迁移,在反思中猜想,轻而易举地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并发现了以下规律:(1)顺次连结对角线既不垂直又不相等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为一般的平行四边形。(2)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但不垂直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为菱形。(3)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但不相等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为矩形。(4)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为正方形。这样反思过程,既使学生对知识留
7、下了深刻的印象,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反思的优势所在,乐于在今后的学习中反思,有利于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2、解后反思——自我调节知识结构解后反思是指解完一道题后,对题目本身的结构及解题的过程进行认真回顾,深入探究,以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解题能力。解决问题是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有效手段,但大部分学生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解题过程从来不加反思,错失思想方法的训练与提升,失去了从经验上升到规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机会。因此,要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