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教学案例200绪论.pdf

马列主义教学案例200绪论.pdf

ID:51432598

大小:697.69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3-24

马列主义教学案例200绪论.pdf_第1页
马列主义教学案例200绪论.pdf_第2页
马列主义教学案例200绪论.pdf_第3页
马列主义教学案例200绪论.pdf_第4页
马列主义教学案例200绪论.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列主义教学案例200绪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哲学智慧的萌发——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智慧“春秋战国”即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智慧萌发、兴起和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国的哲学智慧是建立在先秦诸子的智慧基础之上的,是中国哲人在追求真理,即“求道”和“闻道”的实践中所取得的智慧之果,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国哲学的“智慧”一词发端于孔子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而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墨子则认为不应当让“不智慧者”来治理国家大事。他们对“智慧”的内涵都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是,从整体上看,“智慧”的运用已经涉及到人应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聪明才智,体现了人的意识的自觉性和理论思维的水平。因此,孟子曾

2、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在这里,孟子的“智慧”显然还没有上升到对“势”的思考,但他却提出了只有善于“待势”和“乘势”的人,才能成为一个追求智慧和热爱智慧的人,这正体现了哲学精神,同西方关于哲学智慧的学说并不矛盾而是一致的。中国哲学“智慧”的火花是遵循着逻辑和历史一致的原则,在历史的进程中源源不断地从中国人的思维中进发出来的,它的萌发和兴起主要体现在先秦诸子哲学的“智慧”之中。先秦的哲学“智慧”缘起于商周之际的《易经》和《洪范》的“五行”思想,而《易经》则是对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唐尧、虞舜这些传说中的半人半神的先民始祖们的“智慧”的总结,即他们

3、对天地万物相状的认识,后来归为《易经》,它是远古时代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象征。夏禹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奴隶制的社会发展阶段。随着氏族、部落相互兼并和统一,原来众多的氏族神和部落神开始向统一的至上神或“上帝”转化,后来“上帝”又被代换为“天命”。人们为了领受“上帝”或“天命”的旨意并以其来指导自己的活动,占卜、作为预决吉凶的认识工具和天命崇拜的混合物被创造了出来。商末周初,以《易经》的六十四卦和《洪范》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思想的产生为标志,使中国哲学“智慧”的萌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中华民族哲学“智慧”探讨的初期形态。西周末年,周幽王的史官史

4、伯提出了不同性质的东西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新事物,同一性质的东西简单堆积事物则不能发展的辩证法思想和五行相互交杂生成百物并以五行为本的宇宙生成的理论。而同时期的大夫伯阳父则提出了“天地之气,不失其序”的气化有序性的思想。他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自然的“气”,气分为阴阳,阳气向上蒸发,阴气向下沉降,这种阴阳二气的协调秩序和作用是天地间万物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随着西周的灭亡和春秋战国的到来,中国哲学“智慧”的探讨进入第一个发展的高峰。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形态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礼崩乐坏”的时代。以春秋战国哲学智慧为代表的先秦文化的辉煌历史,是中华民族在世界

5、文明史上所创造的一大奇观。春秋战国时期哲学的主要特征是诸子百家争鸣。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的著作归类,共有189家,其中最重要的学派有西汉司马谈列举的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之说。他们大体上发端于春秋末期,鼎盛于战国中期,总结于战国后期,每一学派都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他们所探讨的问题均属于哲学“智慧”的范围,各家都为先秦哲学“智慧”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百家争鸣集中反映了当时诸子各家相互争论的风气,争鸣的内容涉及天人、名实、常变、义利、心性、善恶和礼法等各方面,各家争鸣的合力推动了中国哲学的研究和探讨走向了繁荣,然而,百家争鸣以秦王朝天下

6、一统的建立宣告结束。秦汉以后,以孔子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和以老子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成为中国哲学的两大主流和基本的价值导向,儒、道两家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也为整个中国哲学开辟了智慧思辨的航道。作为中国智慧萌发的代表作是儒家的经典《周易》,它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周易》,亦称为《易》,因其作于周代故称《周易》。此书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易传》是以儒家为主体的学者在对《易经》的不断研究和解释中形成的,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周易》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作,它的涵盖面极广,是中国文化典籍中的一部奇书,它位列于六经之首,既是儒家的基本经典,

7、又为各家学派所看重,并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不了解它,就不能真正弄懂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哲学。中国历代的大哲学家们,几乎没有不关注和研究《周易》的。那么《周易》是由哪些方面构成的,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呢。《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所构成。《易经》由卦名、卦象(卦画)、卦辞等几个部分所组成。卦名是指一卦的称谓;卦象是指一卦的符号,它是全部易卦成立的基础,没有符号就不能称其为卦;卦辞则是指对卦象的解释。按照通行的看法,《易经》有64卦,由原始的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重叠而来。《易传》是对《易经》本文的解释和对其思想的发挥。《易传》

8、共有十篇,统称为《十翼》,它是通过对《易经》思想的“辅佐”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哲学体系的。《周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