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采地压条件下的电耙道结构残矿回采技术.pdf

基于深采地压条件下的电耙道结构残矿回采技术.pdf

ID:51417144

大小:234.8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3

基于深采地压条件下的电耙道结构残矿回采技术.pdf_第1页
基于深采地压条件下的电耙道结构残矿回采技术.pdf_第2页
基于深采地压条件下的电耙道结构残矿回采技术.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于深采地压条件下的电耙道结构残矿回采技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63卷第2期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1年3月DOI:10.3969/j.issn.1671—4172.2011.02.002基于深采地压条件下的电耙道结构残矿回采技术姜洪波,石长岩(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辽宁抚顺113321)摘要:红透山矿业公司对电耙道底部结构残矿进行回收的过程中,抓住危险源辨识这一核心问题,根据不同矿房底部结构的实际特点,创造性运用不同的采矿工艺与技术方法,实现了安全、高效回收矿石资源的目标。关键词:红透山矿;电耙道;残矿;危险源辨识;安全技术中图分类号:TD8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

2、4172(2011)02—0005—03Residualoreminingtechnologybasedonelectric·-rake--lanestructureunderthedeeppressureconditionJIANGHongbo,SHIChangyan(ChinaNonferrousMetalGroup(CNMC)FushunHongtoushanMiningCo.LTD,FushunLiaoning113321,China)Abstract:Duringtheprocessofresidualoreminingatt

3、hebottomofelectric—rake—lane,HongtoushanMiningCo.,LTDtookthehazardidentificationasthecoreproblem,dependingontheactualcharacteristicsofdiferentchamberbottomstruc—ture,usingofvariousminingtechnologyandmethods,ithadachievedthesafeandhigh—eficientmineralresourcesrecyclingtar

4、get.Keywords:Hongtoushanmine;electric—rake—lane;residualore;hazardidentification;safetyengineering言,矿体损失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引言1)采矿方法选择失误造成的回采损失。如红透山矿业公司是一座连续生产5O多年的老一167m中段以上的个别中段。采矿方法多采用深矿山,现已经进人深部开采阶段。长期以来,企业在孔崩矿法。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落矿后,矿石大块残矿的回收方面持续取得阶段性进展。其中,针对多、出矿困难,致使部分矿石存留在矿房无法放出,电耙

5、道残矿资源的回收取得重大突破。由于空场法成为“永久损失”矿量。矿房底部结构处于上、下中段隔离层的中部,承担着2)矿房顶底柱损失。该部分矿石包括:①空场非常重要的安全保障功能,电耙道水平以上部分又法矿房电耙道水平至切割层水平之间的矿体(简称直接与上部采空区相接,其回收的难度更大。因此,电耙道残矿)。②矿房回采最终预留的上下中段之常规上都是作为设计上的“永久损失”。目前,在开问的保护层(2m矿层)。拓矿量范围内,红透山矿井下此类矿体存量约为203)各类矿房点柱。余万t,随着进一步勘探及采矿区域的拓展,此类残4)矿房间矿壁。矿还将不断增加。对

6、该部分矿体进行有效回收将获5)其它零星难收矿体(矿脉)。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上述矿体范围基本涵盖了整个矿井范围。1红透山矿体损失类型2电耙道残矿回收的基础条件红透山矿的矿体分支复合变化复杂,各中段采2.1危险源辨识场运输距离增加,窄脉采矿比例持续提高,采矿效率电耙道矿体能否实现回收的关键是能否正确、下降,采矿成本上升,增产能力不足。就红透山矿而科学地把握回收期间将面临的一系列特殊危险因素,进而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因此首先必须做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B34B02)。好危险源的辨识工作。通过对危险源进行全

7、面、科作者简介:姜洪波(1975一),男,工程师,主要从事采矿技术与管理工作。学地辨识,明确“关键危险因素”,进而形成适应性6有色金属(矿山部分)第63卷强、安全高效的组合技术方法。通过分析企业的不幅度增强]。但是由于充填工艺的制约,实际充填同采矿工艺,现实回采条件下的主要危险源和危险是多次完成的,因此充填体呈现多(薄)层叠加形因素包括:态。这种结构破坏了胶结体的整体性,也降低了胶1)危险源1:由于矿房整个回采(包括采准、出结体的承载能力,使得胶结体的每次破坏是以两次矿)期间,历时数年,大量、频繁的爆破作业使得耙胶结面为破坏弱面,其破坏

8、形式与薄层状水平岩层道顶板(约厚4.0m)与两侧帮壁长期承受震动破坏顶板破坏形式同为“三角形冒落”,也证明了被揭露影响,其完整程度受到影响,对后续的残矿回收带来充填体的跨度是决定其稳定性的最关键因素。经验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