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414519
大小:933.3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3
《北衙金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7卷第4期地质与勘探Vo1.47No.42011年7月GE0L0GYANDEXPL0RAT10NJuly,2011北衙金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陈爱兵,孙彩霞,姜华,杨建宇(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2.云南铜业集团公司,云南昆明650091)[摘要]随着找矿难度的日益加大,如何运用高新技术对海量的地、物、化、遥地学多源信息进行“二次开发”和“综合应用”,提高找矿成功率,降低成本,已成为地质勘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北衙金矿的研究,在广泛收集、研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厘定了北衙金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以GIS为平台,对矿
2、区积累的地、物、化多源信息进行了空间分析和叠加,采用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的理论与方法,开展了矿区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得到四个综合信息得分高值区,圈定找矿靶区6个,对矿山下一步的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综合信息找矿模型靶区北衙金矿[中图分类号]P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9—5331(2011)04-0633-09ChenAi-bing,SunCai-xia,JiangHua,YangJian-ymMetallogenicprognosisbasedoneompre-hensiveinformationintheBeiya
3、golddeposit,YunnanProvince[J].GeologyandExploration,2011,47(4):0633-0641.了良好的找矿效果,也使该方法体系逐步得到了完1前言善(刘亮明等,2002;李景朝等,2002;刘春学等,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矿产资源的勘查与2003;张洪培等,2003;杨学善等,2004;高建国等,开发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找矿难度日益2005;左仁广等,2007;成秋明等,2009;王来军等,加大,找矿对象已从露头矿、浅部矿和易识别矿转变2009;张梅等,2009;向中林等,2009;耿新霞等,为隐
4、伏矿、深部矿及难识别矿(施俊法等,2000)。2010;郝百武,2010)。随着找矿难度加大,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提北衙矿区前人曾做过一些找矿预测工作,都是高成矿预测水平和找矿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勘从岩体、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单个方面的信息开展投入风险,实现找矿工作重大突破,已成必然。预测(张学书,1998;钟昆明等,2000;马德云等,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的理论与方法正是在找矿新2001;李晓勇,2002;刘建云,2003;晏建国等,2003;形势下孕育而生的。国外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的研究杨夕辉,2010)。本次研究是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开始于2O世纪7
5、O年代末,我国开始于20世纪90上,通过对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的充分研究,在综合年代(王世称等,2000)。二十年来,该理论与方法信息找矿模型的指导下,以GIS为平台,对地、物、化在我国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和多源信息进行优化处理,采用综合信息找矿方法开GIS等高新技术的结合,使得积累下来的大量的地、展成矿预测研究,实现了直接找矿信息与间接找矿物、化、遥等多源地学信息的“二次开发”和“综合应信息的关联与转化,可以避免单因素或单信息的多用”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找矿成功率,节约了成解性和片面性,最大限度地利用积累下来的地质资本。近十年来,许多学者和
6、专家在已知矿区的深边料,使预测结果更客观、可信。部开展了大比例尺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工作,取得[收稿日期]2010—09—15;[修订日期]2011—03-06;[责任编辑]郝情情。[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3GG01)和昆明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4118003)资助。[第一作者]陈爱兵(1971年一),男,2005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副教授,现主要从事矿床及成矿预测研究工作。E—mailchenaibi~lg2002@hotmail.corn。633地质与勘探20l1年2北衙金矿概况北衙金矿位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北衙乡。
7、按云南省新编大地构造纲要图(图1),北衙金矿区位于藏东一滇西成矿带南部,扬子地台与三江褶皱系的过渡部位,主体属丽江台缘拗褶区的鹤庆一洱海台褶束,北以翁水河、小金河大断裂为界,西以哀牢山深断裂为界,东至程海、宾川大断裂,三大断裂构成区内骨架构造(陈炳蔚,1987)。北衙矿区面积约20km,以北衙坝子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带:东带有桅杆坡、笔架山、锅盖山,西带包括万硐山、红泥塘、金沟坝。目前矿山重点开发的为万硐山矿段。矿区出露地层有三叠系下统腊美组(T2)、中统北衙组(T:b),下第三系上始新统丽江组(E;z)及第四系。矿区的褶皱、断裂及节理、裂隙等均十分发育,主要
8、为近SN、NE、NNW及近EW向构造,并明显控制本区富碱斑岩体和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