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小流域泥石流形成机制及防治方法探讨.pdf

凉山州小流域泥石流形成机制及防治方法探讨.pdf

ID:51414074

大小:855.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3

凉山州小流域泥石流形成机制及防治方法探讨.pdf_第1页
凉山州小流域泥石流形成机制及防治方法探讨.pdf_第2页
凉山州小流域泥石流形成机制及防治方法探讨.pdf_第3页
凉山州小流域泥石流形成机制及防治方法探讨.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凉山州小流域泥石流形成机制及防治方法探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第40卷第7期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33凉山州小流域泥石流形成机制及防治方法探讨崔华丽,石胜伟,谢忠胜(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四川成都611734)摘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境内地貌复杂多样,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分明。以凉山州美姑县作各列拖泥石流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地形地貌及泥石流产生的条件2方面综合分析了泥石流产生的危险性,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拦挡和排导结合),对泥石流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泥石流;形成机制;防治方法;凉山州;作各列拖泥石流中图分类号:P642.23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1672—7428(2013)07—0033—03FormationMechanismofSmallWatershedDebrisFlowandtheDiscussionofControlMethods/CU1Hua—li,SttISheng—wei,XIEZhong—sheng(InstituteofExplorationTechnology,CAGS,ChengduSichuan611734,China)Abstract:ThispapertakesZuogelietuodebrisflowinMeiguCountyofLiangshanPrefe

3、ctureasaresearchobject,andana—lyzedtheriskofdebrisflowinaspectsoftopographyandgeomorphologyandthegenerationconditions.Basedontheactualsituations,correspondingmeasures(blockinganddrainage)areputforward.Keywords:debrisflow;formationmechanism;controlmethod;LiangshanPrefeeture;Zuogelietuod

4、ebrisflow0引言1作各列拖泥石流致灾环境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1.1地形地貌由于凉山州地貌复杂多样,气候的垂直、水平差异很美姑县属大凉山中山山原地貌,地势自东北向明显,并且州内分布有3条主要断裂带(安宁河一西南倾斜。处于青藏高原东南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则木河地震带、盐源一木里地震区、马边一雷波一昭西南边缘交汇处。作各列拖最高海拔2757m,沟口通地震带),因此凉山州多处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与连渣洛河交汇处高程1688m,高差为1069m,属作各列拖泥石流,位于凉山州美姑县侯古莫乡侵蚀深切割高山峡谷地貌,谷内地势低洼,沟谷深侯古莫村2组,

5、是连渣洛河右岸一级支流。沟口地切,呈V形平均坡度在30。以上,纵坡较大,有利于理位置东经102。5625,北纬28。2l53。作各列拖降雨的汇集,根据不同地段坡度、植被情况、斜坡结沟域形态为树叶状,沟域纵向长3.96km,沟域面积构特征等的差异,降雨的径流系数一般在0.2~3.52km,相对高差1069m,沟谷平均纵坡降0.3,同时,由于地形陡峻,为滑坡、坡面侵蚀等不良269.95%D。地质现象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且沟谷纵坡较大,作各列拖是一条老的泥石流沟,一般l5—30年为松散固体物质的搬运和参与泥石流活动提供了有暴发一次较大规模的泥石流,建国以来较大规模的利的

6、地形条件。作各列拖泥石流沟各主要支沟基本泥石流发生在1993年、2005年。1993年7月作各情况见表1。列拖暴发泥石流,冲出的沟道的固体物源淤满沟道,表1作各列拖泥石流沟各主要支沟基本特征统计堵断了沟口公路,对沟口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2005年7月16日下午5时开始暴发泥石流,大量碎块石随泥石流而下,龙头高约2—3nq,泥石流漫出下游沟道,淤埋沟道两侧房屋,掩埋面积约0.06km,造成牛牛坝至侯古莫乡的道路中断,1.2固体物源经济损失达200万元以上,此次泥石流历时约35作各列拖泥石流沟泥石流松散固体物源较丰富rain,为典型的稀性阵性流。(见表2),

7、且物源分布相对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主沟1780~2300m段两岸及各支沟中下游。据勘查收稿日期:2013—06—15作者简介:崔华丽(1983一),女(汉族),湖北襄阳人,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助理工程师,岩土工程专业,硕士,从事地质灾害成灾机理和防治技术研究工作,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现代工业港(北区)港华路139号,huali8831@126.COIll。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3年第40卷第7期倾倒,致使锚索失效,滑面扰动。在基岩完整的陡壁第三,基岩陡壁下方布设抗滑桩,其目的是锁住上,为防治后缘裂缝的进一步扩张,使用独立锚墩锚岩质滑体的剪出口,以防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