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重建模式探讨.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重建模式探讨.pdf

ID:51412187

大小:410.3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3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重建模式探讨.pdf_第1页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重建模式探讨.pdf_第2页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重建模式探讨.pdf_第3页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重建模式探讨.pdf_第4页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重建模式探讨.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重建模式探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3期长江科学院院报Vo1.29No.32012年3月JournalofYangtzeRiver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Mar.2012文章编号:1001—5485(2012)03—0013—05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重建模式探讨汤显强,吴敏,金峰(长江科学院a.武汉长建创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b.流域水环境研究所,武汉430010)摘要:消落带特点、成因、生态特征等决定植被遴选和生境培育,是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重建的关键问题。通过系统回顾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重建研究进展,总结植被遴选成果及经验,基于重建原理将现有植被

2、恢复重建模式分为水位变动适应型和土壤基质加固型。最后,从改善消落带植被立地条件出发,提出生态环保、技术可行的基于土壤固化的植被恢复重建模式,并通过河道生态修复的成功实践论证了其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重建中的可行性和重要应用意义。关键词:消落带;植被恢复;三峡库区中图分类号:TV861:X171.4文献标志码:A消落带是指因河流、水库、湖泊季节性或周期性蚀、加快消落区内的淤沙造地进程、稳固植被生长基水位涨落而形成的交替性淹没和出露地带,是一种质以及预防病情疫情蔓延意义重大。特殊的干湿交替性湿地或沼泽地。消落带水位变动可造成水、土、光、热、营养盐等关键生态因子

3、异动,1植被恢复重建的关键问题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调整。目前影响消落带形成与分布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消落带植被可以拦截入库泥沙、颗粒态污染物;干扰。自然气候变化如降水分布不均匀和气候异常利用自身根系生长稳固岸坡滩地,削弱水流对土壤等造成水位消涨,形成具有水位变幅小、涨落快、生基质的掏蚀;植被还可以改善地表覆盖状况和卫生态系统受损少、可通过自身调整恢复的天然消落带。条件,避免蚊蝇等滋生繁殖;此外,还能够加速颗粒人工消落带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发挥防洪、发态污染物的沉降与滞留,利用根系对溶解态污染物电、航运、养殖等经济社会效益时的孪生副产品。

4、三进行组织吸收,基于附着寄生在植物根系和根际土峡库区消落带等大型人工消落带具有范围广、面积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大、水位变动幅度大、涨落慢、受损生态系统很难通不断改善水质;最后消落带植被覆盖能极大改善景过自身恢复,需要进行人工修复和重建等特征。目观效果,创造良好旅游条件。前,大型人工消落带生态环境脆弱,其治理、保护和消落带植被恢复重建兼有水生生态修复与陆生开发利用目前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生态修复的特点。已有研究表明植被恢复重建存在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关键性骨2个关键问题:一是植被遴选;二是提供适应植被干工程,自200

5、9年竣工正常运行后,采取“蓄清排生长的环境J。三峡库区消落带形成过程中,淹浑”的调度方式,受此影响,库区形成一个垂直水位没时消灭了原有陆生生态系统,出露后水生生态系落差30m、宽度超过60m、覆盖面积437~446km统又无法适应落干后的环境。此外,库区水位周期的消落带¨J。三峡库区消落带是生态受损的产物,性涨落过程中,水体横向掏蚀和纵向泥沙沉积作用有必要采取生态手段进行恢复与重建,然而消落带造成植被生长基质失稳,植被很难扎根生存。最后,土壤受水体浸泡、侵蚀、水位消落后容易稀泥化、沼三峡库区水环境特征复杂,水体含沙量较高、透明度泽化,较高的含水率和土壤侵蚀率

6、是植被恢复重建低、深水区植被光合作用弱,这些都是植被恢复重建的重大制约。探讨在消落带土壤加固的基础上进行中的不利生境要素。因此如何优化构建适宜的植被植被恢复重建,对于抑制污染物释放、减缓土壤侵恢复重建的生境十分重要。收稿日期:2011一O7一l5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KSF2012020/CJ)作者简介:汤显强(1981一),男,湖北竹溪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的研究,(1~)027—82926548(电子信箱)tomx—qq@gmail.corn。14长江科学院院报结果表明,狗牙根能够在180d的淹没后成活,

7、并在次年自然萌发,可作为构建消落区生态系统的两栖2植被遴选植物物种。三峡地区物种多样性丰富,植物约3064种J,但适应30m水位变动和耐淹的植被并不多见。例3植被恢复重建模式如,中华蚊母树和疏花水柏枝2种特有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200m以下的洪水线内,能够在水下顽强植被耐淹、耐湿等生理特性差异造成其对水位生存数月,但仅限于水下2m存活。剩下的2~变动的适应性不同,因此有必要根据植被生理学特30m水深范围仍是植被遴选和恢复重建的关键区性提出适宜水位变动要求的梯级恢复重建模式。另域。消落带植物普查是植被遴选的首要手段。外,考虑到植被生长基质的不稳定性、易受干扰等特

8、基于生态适应性、水土保持能力、生态安全性和点,研究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