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班级读书会陈芸.doc

《俗世奇人》班级读书会陈芸.doc

ID:51356155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2

《俗世奇人》班级读书会陈芸.doc_第1页
《俗世奇人》班级读书会陈芸.doc_第2页
《俗世奇人》班级读书会陈芸.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俗世奇人》班级读书会陈芸.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俗世奇人》班级读书会陈芸[文本解读]《俗世奇人》出自当代作家冯骥才之手,由文题可知,本文要点有二:一写“俗世”中人,二写“俗世”之中的“奇人”,一“俗”一“奇”,便是文章的要领。作者以津味十足的语言描绘了众多的“奇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底层手艺人的赞赏之情。手艺人的轶事多多,但作者只各选择一件典型的极富戏剧性的事情来写,以此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教学依据及设想]《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学生阅读的审美体验,使学生能感受形象,品位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让学生通过阅读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基于以上要求,我们认识到对于《俗世奇人》这种通俗易懂

2、的课文,适宜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学为主,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品内涵,感悟作者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二、技能目标1、品味重点句段,学习人物速写的方法2、品味语言特点,方言的运用和多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教学重难点]情节分析 语言品味[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本文文字浅显,故事生动,学生阅读障碍不大,教学中采用学生自学为主的方式。[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课题“俗世奇人”,再用多媒体出示一组“泥人张”彩塑的图片

3、,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并对“泥人张”有一个直观、形象的初步认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主要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读,教师提问和引导探究,把握文章情节、人物、语言。1.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了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

4、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滋味。 2、引导性提问——想一想,“泥人张”、“杨七”、“杨八”各自“奇”在哪里?3、能力锻炼——他们各自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试着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三、精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语言,文中有一些传神的字句,要引导学生品味其韵味。 1、动手找自己欣赏的语句与大家共同赏析。 

5、2、品味下面的语句,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么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3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教师引导分析、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归纳小结。四、再读课文——思辩研讨1、提问:“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手艺人的能耐全在手上”揣摩这些话,看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持怎样的态度?你认为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按作者的观点做事、做人

6、能行得通吗?围绕这一话题,分小组展开讨论或辩论。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在作者看来,人有手艺就可以生存,手上有绝活就可以不求人、不靠人。但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做事、做人除了靠自己的本领外。还要讲求与别人合作,共同探求,共同发展。 五、拓展训练 1.说说你周围有什么“俗世奇人”?讲一讲,让同学们听一听。 学生可以结合本地的风俗民情,互相交流。 六、小结 全书主要以手艺人高超手艺为话题。作者均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情节虽然简单,但安排得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七、布置作业 

7、写一写你周围的“俗世奇人提示:你周围有绝活的人,比如能一笔画出一个圆的数学老师,能生动模仿各种声音的同学等,写一篇人物速写。要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征,写出他们的奇处、绝处。这是一道学以致用的题目,有一定难度。首先要模仿得到位,而要避免生硬机械的模仿。因此,首先应使学生反复诵读本文,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其次,要把握文章只写一事的叙事手法;第三,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注意选择,力求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特征展开描写。相关链接一、关于《俗世奇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