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356112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2
《体育游戏课教学案例及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年级体育游戏课《钻山洞》教学案例 且末县小学——姜少兵所谓的钻山洞,是把学生排成四路纵队(按规定40人,男女各两路20人。)紧靠在一起,然后每人都两脚分开形成一个“山洞”,听到信号后,最后一个开始爬出“山洞”立即站在最前面,然后依次爬完。之所以选这个游戏是因为考虑到整节课都在跑,下肢活动较多,也比较枯燥,用钻山洞,是想调节一下,上下肢并用,并且可以活跃一下气氛。这个游戏我在以前的课上及训练中玩过,气氛热烈,效果非常好。并且象郝海东、杨晨等大牌球星也照样玩得不亦乐乎。当我向大家讲完规则和要求后,学生的表情并没象我期待的那样,相反,有几个女生
2、的眼神中流露出不情愿的表情。在我看来,他们是怕脏、怕累、怕不雅观。于是,我就大讲作为青少年,作为高中学生应该多吃苦,不怕脏和累,多多磨练自己,不要太娇气……在我的“教育”下,大家开始玩,男生还不错,女生有几个推推搡搡,但碍于我苦口婆心地教育,最终还是钻了,但我明显感到她们情非所愿。这节课就在这样的气氛中草草收场。是哪里出问题了?我自己问自己,还是找学生聊聊。正在这时,有两个女生找到我。生:老师,能不能不用这个游戏。师:为什么?你能说出原因为什么吗?生:我不钻别人,也不想被人钻。说完泪从眼眶里流了出来,我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就说:“那么你们有
3、什么好方法,既能调节气氛又能使上肢得到活动?”先前的那个女生一听,先是一怔,后又露出喜悦的神情。说:“老师能不能变一下,两排人面对面手搭肩膀形成个山洞,女生和男生比赛,男生可以让我们一段距离。”我一听,喜上眉梢,不假思索就说;“好哇!”学生也来了精神:“这样的话,我们都愿钻。”我趁热打铁:“现在刚刚放学,你俩儿多叫几个同学到操场去我想给大家聊聊天,可以吗?”就像一阵风,一下子来了几个学生。大家坐在简易的看台上,先是我回答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家乡在哪里?会不会下雪?喜不喜欢f4?大学的情景如何?中山好玩吗?诸如此类;特别是我发现大家听得是那么
4、专注,发言是那么随意。后来就谈到怎样上好课,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特别是那个流泪的女生,非常活跃。等我把自己的思路讲完,天已经黑了。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过去了,最后大家说:“老师你放心吧,我们会用心的。”第二次准备课,索性把大家全部按兴趣分组,每组自己选出组长,然后自己决定,跑的路线,玩的花样。大家一听象油锅里注入了一杯水,各自找自己的方案去了。后来的比赛课,大家发挥得异常出色,在小小的一个篮球场上,在各个小组长的带领下,各种方式的跑、各样花样的游戏,真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我被感动了,因为在课的准备过程,我从没有把课完整地过一遍。所以他们的玩法令
5、我入迷。自始至终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真心的笑容。然而最心动的是先前给我对话的那个女生,表现十分抢眼。在自由发挥阶段,她们打橄榄球,她领一队,讨论战术、呼唤同伴、欢呼雀跃。这是她么?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告诉过我这个女生娇气、不愿意活动的。下课后,和全班同学合影留念,那个女生要求与我单独照一张,她很激动:生:谢谢你,老师!师:为什么?生:我没想到您会采纳我的意见,还给我们自己玩。师:不,我要谢谢你们,你们不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还给我上了一节课,我衷心地谢谢大家!特别要谢谢你!案例评析:学生的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也不一样,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环
6、境,不同的老师,同一个学生的表现就有可能不同,我们自己天天喊创新教育,而自己却习惯于墨守成规,天天叫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己却事事替学生包办。我们很累,效果却差;轻松了,反倒有意想不到的效果。2014年12月24日五年级体育游戏课《钻山洞》教学反思 且末县小学——姜少兵一堂体育课,要求教师精心准备,有着自己一定的教学模式,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往往设计不到的事件和问题也有,如何处理这些事件和问题与教师的教学理念、自身素质、教学经验和教学机智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是教师大显身手的时候,如何解决能反映出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处理
7、得当,能变被动为主动,可转化教育的材料,有利于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处理不当,会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可能会影响教师的威信和师生关系。(1)让学生象鸟一样自由的飞翔学生真的喜欢上体育课吗?这个问题是体育老师困惑和迷茫的,固定的教学模式,木偶式的教学方法,谁都会厌。但是,有了大家思考和创作的空间,游戏课便被注入了生命,它变成了一个载体,一个能让学生自由飞翔的载体。此时的学生不会介意体育课很枯燥,反而做得更好,玩得更尽兴,才是他们的追求。(2)让思维的火花永不熄灭学生真的没有创造力吗?看看学生的表现,想想自己的做法,确实感慨万千。老师自己习惯于某
8、种定式,学生也会习惯。在习惯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老师的“教导”下萎缩了,原来活泼的学生,变得“老成持重”了,大家的想法日趋统一,最后变成了一模一样“合格”产品。《课程标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