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339672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0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称为“血府”的是() A.心B.肝C.冲脉D.脉 2.下列不属于祛邪的方法是() A.清热解表B.利水通淋C.消积导滞D.健脾益气 3.气逆最常见于() A.肺胃肝B.肺心肾C.肺胃大肠D.肺肝胆 4.痰饮的形成与下列哪组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A.脾胃肝肾B.脾肾肝三焦C.肺脾肾三焦D.脾胃肺三焦 5.十二经中唯—一条左右交叉的经脉是() A.手太阴肺经B.足太明脾经C.手阳明大肠经D.足阳明
2、胃经 6.司眼睑开合的经脉是() A.阴阳跷脉B.阴阳维脉C.带脉D.任脉 7.津与液的区别,正确的是() A.液清稀、津稠厚 B.津流动性大,液流动性小 C.液起滋润作用,律起儒养作用 D.阴津,阳液 8.汗孔又称为() A.气门B.责门C.幽门D.股理 9.与脑髓充盈与否密切相关的脏是() A.肝B.脾C.肺D.肾 10.脾开窍于() A.舌B.鼻C.唇D.口 11.女子胞与下列哪组脏腑关系最密切() A.心肝肾B.心肝脾C.心脾肾D.肺脾肾来源:考试大-自学12.“阴阳之征兆”是指() A.天与地B.上与下C.血与气D.水与火
3、 13.下列属五行相悔的是() A.木侮土B.土侮水C.水侮火D.金海火 14.中医学中成功地应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 A.《伤寒论》B.《金匮要略》C.《难经》D.《内经》 15.小便失禁二年余,伴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谈苔白,最宜诊断为() A.肾阳虚证B.肾不纳气证C.肾气不固证D.脾肾阳虚证 16.院胀纳呆口腻,自重便据,波短赤,苔黄腻,脉儒数,属() A.寒湿困脾B.脾胃湿热C.肝脾不调D.肝胆湿热 17.目胞浮肿多属() A.水肿病B.肝胆火炽C.肾精耗竭D.气血不足 18.小儿囱门迟闭,多属() A.温病火邪上攻,脑髓
4、有病 B.吐泻伤脾,气血不足 C.肾气不足,发育不良 D.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19.神在全身皆有表现,但最突出地表现于() A.语言B.动态C.目光D.表情 20.下列各症中属于阴虚证的表现是() A.面色萎黄B.咽子盗汗C.神疲乏力D.大便溏薄来源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分虽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划选取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阴阳关系中含有量变、质变内容的是() A.阴阳对立B.阴阳制约C.阴阳互根 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 2.呼吸运动的正常,必须是哪两个功能的
5、密切配合() A.肺司呼吸B.心主血脉C.肝主疏汇 D.脾主运化E.肾主纳气 3.行于脉内外互为阴阳之气的是() A.元气B.营气C.宗气 D.卫气E.真气 4.在内踝上八寸处,前缘、中线位置相交换的经脉是() A.足厥阴经B.足少阴经C.足太阴经 D.足阳明经E.足太阳经 5.属于善行数变的特性是() A.病位游移B.动摇不定症状C.易汗出 D.变幻无常,发病迅速E.易伤人上部 6.虚实的病理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两方面的盛衰消长变化() A.气B.血C.正气D.邪气E.阴阳 7.标与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以下哪两项可组成一对标本关系()
6、A.病因为本B.原发病为本C.病人为本 D.症状为标E.邪气为标 8.面色黑主虚证,常为() A.心阳虚B.心朋虚C.肾阳虚 D.肾精耗E.肺气虚 9.在脾阳虚衰,水湿内停时,以下哪两种舌象常常并见() A.苍老舌B.胖嫩舌C.裂纹舌 D.齿痕舌E.瘦薄舌 10.热邪塞肺可见() A.咳嗽痰稠色黄B.咳嗽痰少音哑C.干咳无痰 D.气喘息粗E.痰稀色白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同属肺志。 2.“六腑以通为__________”,“腑病以通为__________”。 3.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充
7、分体现了中医治病的________和_________在实际应用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4.内寒与外寒的区别是,内寒的临床特点主要是__________而有_____________,而外寒则以实寒为主。 5.寒热是辨别疾病__________的两个纲领;虚实辨别____________的两个纲领。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1分) 1.经气 2.藏象 3.五行 4.整体观念 5.内生五邪 6.镜面舌 7.潮热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2.为什么说“头为诸阳之会”? 3.试述迟脉的主病
8、。 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