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的部分撰写技巧小结.doc

科技论文的部分撰写技巧小结.doc

ID:51313508

大小:36.0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0

科技论文的部分撰写技巧小结.doc_第1页
科技论文的部分撰写技巧小结.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科技论文的部分撰写技巧小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今天笔者和大家分享的是科技论文的部分撰写技巧。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究竟为什么发表科技论文呢?这倒值得说一说。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小学的课本上有一个“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在世界科技史上有阿基米德洗澡发现浮力定律的故事。几乎一样的故事,前一个历经岁月而停留在文化的层次上,作为课文,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儿童的聪明榜样,而后一个成为科学殿堂中闪闪发光的明珠,作为科学定律无时无刻不在造福人类。的确,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放到科学的殿堂之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曹冲和阿基米德之间,只有一步之遥,这就是“抽象思维”。遗憾的是,眼下有相当一部分科技论文的作者,至今把自己的工作停留在

2、“曹冲称象”的水平上。改变这种文化是当务之急。这样说来,从自己科研的成果中,发现科学的、工程的、技术的规律,这才是我们发表科技论文的重要初衷之一。当我们谈到发表科技论文的时候,许多人会有一种活思想——“我有什么好写的呢?”产生这种思想是很容易的,因为你做实验很累,你做研究很费劲,你给病人看病忙得都没有休息时间,因为你还不知道刚刚得到的结果是否到了可以被发表、允许发表的程度。但无论我们喜欢与否,将研究数据和相关事实公布出来都是科学研究走向成功的关键之一。在科学共同体中,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就是看有没有研究成果,多数时候这就意味着科技论文被同行专家审核通过并且在学术期刊

3、上发表。有的时候,你的确想到了把前一个实验的结果写出来发表,但只是下一个实验看起来马上就要做完,其结果可能更好,你就犹豫了。实际情况是,无论你的研究做得多么好,无论你的下一篇论文多么重要,在多数专业和领域中,成功取决于你已经发表了什么。首先我们谈谈科技论文撰写技巧之实验部分。写了一篇好文章却没得到发表,你有过这种痛苦经历吗?实验部分的写作,可能是整个手稿中最好写的部分——写下你做了什么,你用了多少试剂,你让它混合了多久,然后嘿,就像变了戏法似的,你就写好了你的实验部分。尽管它写起来容易,但你仍然可以做一些事情使得你的实验部分更加易懂。不要忘了,这是你文中提出的所有想

4、法的证据,并且也许有人将会使用或尝试重现你的方法。因此,清晰和良好的表达会很有帮助。两个要点就是避免重复和在展示数据时保持格式一致。一再声明反应条件、试剂使用量、分析技术并不给文章添色反而让人很难找到重点。在实验章节开头的“general”部分概述一般步骤、分析技术以及其他相关细节是一个避免不必要重复的好方法。 审稿人往往会质疑或突出实验数据的不一致,你一定要事先深入检查,实际上那可能仅仅是误写或是你整理稿件时漏改了。因此,在提交之前请清晰地展示你的数据并进行彻底检查,以避免不必要的修改和复审。接下来我们谈谈科技论文撰写技巧之参考文献部分。像实验部分一样,参考文献部

5、分写起来比较简单,但你可以做一些小事情来让它更易阅读。当你为引言部分列参考文献时,有一个小技巧——只引用最相关的文献或一些论述详尽的综述。你可能没想到这一点,但这样做可以向编辑和审稿人展示你对研究领域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并且了解重点是什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若你作如下陈述“C–Hactivationhasbecomeincreasinglyimportantinrecentyears[1]”,然后在参考文献1给出25个不同的C-H活化的例子,这种做法并不是非常有用。如非必要,一些泛泛的陈述对促进所讨论概念的理解是十分有限的,最好能避免。优秀的文献管理软件会对参考文献部

6、分有很大帮助。一款优秀的文献管理程序可以确保文献序号的连续性,可以让你针对不同的期刊应用不同的样式,还可以自动更新参考文献信息,避免造成混淆。有一些文献管理软件是以网络应用程序形式存在的,很值得研究。最后,请确保你的参考文献部分是最新的。一份参考文献如果没有收录很多最近发表的文章,等同于告诉编辑或审稿人两件事:1,此研究领域已经不再流行;2,此作者对最新的文献著作没有很好的了解。如果你能这么考虑问题,那么你会意识到文章的参考文献部分对审稿结果的影响比你想象的更大!然后我们谈谈科技论文撰写技巧之结果部分。论文结果为何总要先描述基线情况?我们日常工作之一就是接受临床研究

7、中大家遇到方方面面问题的咨询工作。在谈到统计分析思路时,我们总是会说,首先你应该把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既往史、疾病严重程度、伴随疾病等先描述一下展现给读者。其实用一句话讲就是要描述基线情况。对于刚起步开展临床研究的同学们来说,很有可能是因为看到大多数文献都要做基线情况描述这一步,所以就随大流做了这个分析工作;也有可能是听导师、师兄师姐的建议,先做了个基线描述,但更多的人会忽略这个工作。下面我和大家聊聊自己对基线描述的一点认识。通过描述基线情况让读者「认识」研究对象,论文是展示研究成果的窗口,是和医学同行们交流的平台。论文中的统计分析实际上是用数据来告诉大家你的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