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的五感》PPT课件.ppt

《书籍设计的五感》PPT课件.ppt

ID:51309149

大小:21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21

《书籍设计的五感》PPT课件.ppt_第1页
《书籍设计的五感》PPT课件.ppt_第2页
《书籍设计的五感》PPT课件.ppt_第3页
《书籍设计的五感》PPT课件.ppt_第4页
《书籍设计的五感》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籍设计的五感》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书籍设计中的五感体验高巍书籍设计是一门关于信息传达的系统设计,其功能在于能够恰当地运用理性思维驾驭信息的传达,使信息轻松、合理、自然地传达给受众。正如《考工记》所言:“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其四者,才能为良。”那些仅有好的材料和好的工艺技术,但缺乏整体设计构想的书籍,只会是材料与技术的不协调拼贴。胡愈之说:“一本好书,应当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一本好书,一定是思想内容、文字插图、标点行格、排版样式、封面装帧都是配合得很匀称、很恰当的,书的内容和形式要能求得一致,表达出一本书的独特风格,这样才真正算得一本好书。”所以,好的书籍设计应当是全方位的、符合书籍内容精神的、并能提

2、升其内涵的整体设计。针对书籍设计的全方位表达与书籍主体内涵的深层发掘,杉浦康平提出了关于书籍设计的“五感”理论:“书的表达需要五感,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杉浦康平的“五感”源于佛教的观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言:“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佛教认为在生命的层面中,生理方面的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人事物境方面的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六根与六尘接触时,和合而生心理方面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六根是“内界”,六尘是“外界”,六识是“中界”,

3、六根、六尘、六识和合而生十八界,这十八界虽然错综复杂,但将其归纳起来就是色、受、想、行、识,即佛教所说的“五蕴”触觉当人们逐渐厌倦了漂亮的书籍外观,触觉设计便成了一种近年才备受关注的新刺激。它触动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通过细微的神经来传达信息。在设计中要重视设计时的材料选择,并合理地应用制作的工艺,使之与书籍内容及整体设计相谐调。不能盲目使用特种纸张,追求豪华的形式,而要着力寻找与书的内涵紧密相关联、与整体风格相协调的材料、工艺和艺术表达形式,恰如其分地反映主题对象的内在精神品格,使作品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使读者产生亲近感。听觉书籍设计的听觉效果,是由材料和工艺共同唱响的乐曲,

4、在设计中材质的不同与厚薄,以及工艺的差别,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听觉感受听觉设计以不同的材质演奏不同的乐章,带给读者不同的听觉感受。比如一些儿童类读物,为了引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可以用特殊材质去表现翻书的声音,让书籍会“说话”。嗅觉嗅觉,是指书页翻动间体味到的书卷之香。打开书时,油墨香混合着纸张的气息扑面而来,字里行间,愉悦身心视觉视觉,书籍的视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对书的主题内容的辅助表达;它通过对材料、工艺技术、图形和图像等元素的整合,体现出内容和艺术性的统一关系,它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视觉的传达,给读者形成一种感性的认知,也可以让读者通过仔细阅读,体味到字里行间所流露

5、出的独到匠心,对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受的效果有推波助澜之效。因此,在设计书籍时,首先要强调其主体性,恰当地表达思想内容。其次,才是彰显书籍的艺术性,以此调动读者的审美情绪。在设计上着重烘托主体,注重设计定位、读者定位和主体潜在美的传达。视觉设计主要体现在线条、图形、文字等视觉元素的巧妙编排及色彩运用上,书籍设计的视觉美感,就是要抓住这短暂的瞬间,让读者感觉新奇、独特并富有艺术美感,从而使其产生欣赏、爱慕和愉悦之情。味觉味觉,是眼看、耳闻、鼻嗅、手触、心读所共同给读者奉上的“味觉”。这里的“味觉”,不单是感官上的刺激,它更强调书籍的“品味”。书籍设计是一个整体概念,除内容外,

6、它还包括形式、形态、传达方法等诸多设计元素,各种元素相互交融所传达的整体气息,构成书籍的“品味”。准确、科学地使用色彩,使色彩与书籍特定的内容相结合,就能使读者享受完美的味觉体验。与此同时,书籍所特有的油墨香味,会让人神清气爽、陶醉其中,这就是嗅觉设计带来的美感体验。作业以五感为基础,写出自己所设计书籍的设计理念,包括每一个细节的表达方式以及所设计的书籍结构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