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分区管理概述.ppt

DMA分区管理概述.ppt

ID:51308688

大小:1.44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21

DMA分区管理概述.ppt_第1页
DMA分区管理概述.ppt_第2页
DMA分区管理概述.ppt_第3页
DMA分区管理概述.ppt_第4页
DMA分区管理概述.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DMA分区管理概述.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DMA分区管理概述实行DMA分区管理可以使供水企业各部门的责权利明晰化,并通过计量和测量的数据实行远程传输,做好对数据的采集与管理以及对小区的漏损状况进行分析评估,最终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该区域漏损情况,为管网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总之,实现DMA区块化、网格化管理可以大大降低产销差率,合理分配包括人力、物力在内的各种资源,使供水企业运营趋于科学化、合理化。DMA分区管理优势为区域内的供水管网改造和计量器具维护更新、供水规划等提供参考有助于供水企业职能管理部门及时发现爆管、漏失等事故问题辅助利用检漏工具对漏点精确定位,便

2、于快速修复,减少水量损失通过控制一个或是一组DMA的水压,使管网在最优的压力状态下运行DMA分区管理的概念DMA(DistrictMeteringArea,即独立计量区域)是指通过截断管段、关闭管段上的阀门进行“真实分区”或安装双向计量仪表进行“虚拟分区”的管理方法。它按照事先制定的分区规则,将供水管网系统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真实或虚拟的区域,并在每个区域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安装流量计,从而实现对各个区域入流量与出流量的监测。DMA分区管理的关键原理是使用流量来判断供水管网中一个特定区域的泄漏水平建立DMA可以判断出当

3、前的泄漏水平,并随后预定检漏预案。通过监测DMA中的流量,识别出新发生爆管的可能性,因此将泄漏维持在一个最佳的水平。泄漏是动态的,可以从初期即加以控制降低,如果不采取持续的控制手段,一段时间之后泄漏水平就会提高。因此DMA管理应该被看作是在配送管网中降低并持续维持低泄漏水平的一种方法。DMA区域划分原则分区边界的设定通常受到地面标高、地形、道路的限制,同时考虑划分区域后不发生死水、积滞水,使管道末梢部分形成环状,把在末端部分能设置排水设备的地方当成管段末端。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分区管理经验的总结,在实施DMA分区管理

4、时,应该至少遵循的原则如下:选择的测试区域规模相对较大、供水稳定且基础资料相对齐全,用水模式变化不是特别大的封闭区域尽量减少管网改造情况,从而保证所选区域供水管网的完整性和自然边界DMA区域大小的划分,主要依据现有供水管网现状,并结合实施分区管理改造后的水力模型分析供水区域水量、水质运行稳定性DMA计量表具、压力传感器等设备安装前,要对区域内管网漏损情况进行较全面普查,尽量避免已存在的漏点影响今后DMA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同时为保证DMA区域内的最小管网服务水头,应选用水阻较小的电磁水表;分区管理应遵循经济性、效益性

5、,力求效益最大化DMA区域分类标准按照国外案例城市经验,DMA的规模依据住户数量被分为3种,即,大型(用户数量在3000~5000)、中型(用户数量在1000~3000)、小型(用户数量<1000)。同时又可按照管线类型,分为3个层次或类型,即输水管DMA、配水管DMA、层叠式DMA(上层中DMA的水流入下一层DMA,从而呈现层叠的形式),具体如图所示DMA分区管理推荐流程实例实施DMA管理后的成果分析在开展DMA示范区域管理试验前,项目组首先对选定区域的供水情况及管网状况进行了详细调研,并对区域内用户组织了典型调

6、查问卷,同时构建了DMA级的水力模型。利用模型对分区后管网的运行状况进行预测与分析,预测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采用零压力零流量试验,验证所选区域的封闭性。实施DMA分区管理后典型压力与流量变化曲线见图3当DMA管理区域被确定验证封闭好后,即安装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数据分析,针对DMA区域采取主动检漏、发现漏点并及时进行修复。定期不间断地进行夜间流量监测、分析,定期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合理制定管理策略,进行主动查漏和定位漏点,最终通过实施DMA区域管理后使本区域产销差率明显降低,

7、图4是实施DMA分区管理后,将检测到的漏点进行了修复前、后的效果分析。参照国外经验并结合铜陵首创实际情况,采用DMA的基础渗漏水平损失公式进行修正计算:基础渗漏量=ICF×(0.02×管长+1.25×连接点数)+ICF×0.033[L/(m·h)]×入户管道长度×(AZNP/50)×1.5+0.25(L)×连接点数×(AZNP/50)×1.5。ICF为基础设施的状况因子,它用来表示主要输水管道的好坏程度,一般情况下,它的取值范围为1~4(1表示状况很好,4表示状况差),同时在日常估算基础上可以以地区间平均夜间压力为

8、基础,对基础渗漏量公式进行修正,国际上通常把修正因子取值为1.5,考虑铜陵示范区域实际情况,我们取值为2。第一分区基础数据如下:区域管网长3650m,区域平均压力(AZNP)38.7m,连接点数735,入户管道长8085m,入户管平均长度11m,基础渗漏量(ICF)2.最后分析得出该区域的基础渗漏量为0.64L/s,同时考虑该区域内有两个公厕,将区域内的两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