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306167
大小:28.26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特征及应对.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特征及应对【摘要】2019年12月发生在武汉的“不明原因聚集性肺炎”病例初始判断为与华南海鲜市场点源暴露相关[1],中国学者迅速明确了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病例[2],病原序列特征很快明确,2020年1月7日,中国研究者将新冠状病毒全序列特征上传到NIHGeneBank数据库和GISAID数据库供全球共享,WHO也迅速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3];关于病毒感染的特征和临床应对,在此做一述评。一、命名1.病原的命名:国内当前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这是继SARS-CoV和MERS-CoV后从野生宿主跨越种系感染人类的第三种可引起严重肺
2、炎表现的冠状病毒[4-5],也是人类感染的第7种冠状病毒,此前还包括冠状病毒NL63/229E/OC43/HKU14种。病毒尚有待更名,因为以后还可能会再次出现新-新型冠状病毒;对比WHO的命名有了冠状病毒出现的时间概念,命名为2019-nCoV;保留了以后再发生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这是国内命名可能会面临的变迁。2.疾病的命名:国内当前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为初期发生的引起重视的病例主要以肺炎变现为主,引起的疾病负担和关注主要为“不明原因肺炎”,在后续确定人-人的传播过程中,陆续有轻症病例和无症状病原携带病例出现。“肺炎”不能概括所有感染者临床特征
3、。虽然临床影像学上出现间质性肺炎,肺外带斑片影、磨玻璃样影,有强烈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示效应,但不一定所有2019-nCoV感染者都表现为“肺炎”;当前文献[6]中有NCIP(newcoronavirus-infectedpneumonia)的命名法,和中文对应的很好;但是WHO也根据疾病谱特征建议更名为“2019-nCoV急性呼吸道疾病”,能够更全面的理解疾病特征。二、疾病谱始发病例,引起关注的病例多为重症病例和危重症病例。随着核酸检测试剂的开发,更多的具有流行病学史,出现了急性呼吸道疾病表现的患者通过病原学检测明确为确诊病例,疾病谱将表现为轻症病例或密接人群
4、中发现的无症状感染病例为主,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相对较少;三、疾病的特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特征,临床潜伏期一般为5~7d,可以短至1d,长达10d,隔离观察期一般界定为14d;血象白细胞正常或偏低;CRP轻度升高,胸部影像可以呈现胸膜下斑片影,磨玻璃样影,和间质性肺炎表现[7]。对于重症肺炎来说,可以多灶,多叶段受累,甚至出现白肺表现。见图2~3。1.疾病分型:目前国内还是以肺炎为主要识别特征,分为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主要根据呼吸氧合情况和脏器受累范围和程度来予以分型,不能覆盖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发展,核酸等病原学检测手段的进步涵盖更多的病例,比如密接
5、者发现核酸阳性等病例。我们也看到了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密集更新的诊疗方案种,最新试行第5版,加入了轻型的分型。相较之下,根据上述疾病谱的分类,参考WHO指南,分为单纯性感染(有病原学证据如核酸阳性,但是无明显临床症状),轻度肺炎(有急性呼吸系统症状,但无气促等表现,胸部影像受累范围局限);重症肺炎(有氧合障碍,指测血氧饱和度<93%;或氧合指数<300;肺部影像受累范围扩大,明显)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共4型,显得更加合理。2.高危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不同于流感,流感的高危人群包括5类:老年人(>65岁);婴幼儿(<5岁);有基础疾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6、,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慢性肾脏病患者等);免疫功能缺陷人群(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或AIDS等免疫低下状况);孕妇(尤其是28周以后的孕妇),此外还包括体质量指数特别大的人;但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根据当前病例资料,主要的高危人群主要在于老年人和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3.传播方式:作为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方式以呼吸道飞沫方式传播为主,毋庸置疑。美国输入病例在粪便标本中也发现了病毒核酸[8],但是我们注意是核酸,还没有发现完整的病毒颗粒,单独的核酸外界抵抗力差,也不能构成传播。此外冠状病毒均有包膜,一般很难耐受胃酸,所以理论上粪口途径很难实现传播,也难以在临床中,流
7、行病学调查中实际证实。目前也有新生婴儿出生30h后发现肺炎表现,目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母婴传播是否能够发生,尚待进一步明确。4.2019-nCoV核酸检测:根据当前的诊疗方案诊断要求,疑似病例需要间隔至少1d,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才能除外疑似。一次核酸结果阳性结果就可以确诊。目的是为了尽早发现传染源,避免传播;更谨慎地排除疑似病例,才能降低疑似病例传播的风险。但是我们也注意到随着核酸检测能力的释放和扩大应用范围,临床上也出现了很多病例报道,早期几次核酸阴性,后续核酸发现阳性,才得以确诊。临床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当前核酸检测质量可以得到保证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