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半径曲线连续弯箱梁桥的设计.pdf

浅谈小半径曲线连续弯箱梁桥的设计.pdf

ID:51282890

大小:1.65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3

浅谈小半径曲线连续弯箱梁桥的设计.pdf_第1页
浅谈小半径曲线连续弯箱梁桥的设计.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半径曲线连续弯箱梁桥的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9期(总第138期)江西建材交通工程浅谈小半径曲线连续弯箱梁桥的设计■李军歌,侯中学■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17摘要:基于一座半径为60m的高速公路匝道桥,简要分析了设置支座预偏心及表3不同张拉控制应力状况下腹板内力内外腹板钢束采用不同张拉控制应力对结构内力及应力的改善,并对比类别腹板内力总结了钢束弯起点位置及弯起角不同引起的控制截面应力的变化规律,便于设计中优化配束。关键词:曲线箱梁预偏心弯起点配束优化目前,在市政及公路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受曲线半相同

2、径的限制,互通匝道中的桥梁往往采用连续弯箱梁桥。1桥梁简介外腹板:边跨中:-3400kNm支内腹板:边跨中:-3601kNm位于某高速公路匝道上,跨径组合为3×20m的预应力连续梁桥,座:3670kNm中跨中:-支座:3960kNm中跨中:曲线半径60m,桥面宽度8.75m,断面为单箱单室,梁高1.4m。所有墩1860kNm-2070kNm位均采用双支座以抵抗扭矩,且设置一定的偏心。如下图1所示。不同图1梁体构造图(cm)2支座预偏心对梁体内力的改善为便于对比,设置了两种支座方式,分别关于桥面中心线对称及非

3、外腹板:边跨中:-3930kNm内腹板:边跨中:-4160kNm支座:4120kNm中跨中:-支座:4540kNm中跨中:-对称。计算两种工况下,各支座在恒载下的反力。本桥采用三维桥梁2060kNm2530kNm分析系统ASBEST。注:程序中数据单位为t、m,提取数值时已做相应转换(后不再赘述)。表1恒载下支反力(kN)可见,减小内腹板钢束张拉控制应力后,内外腹板预应力效应均有支座布0#台1#墩2#墩3#台提高。类别置方式0-10-21-11-22-12-23-13-23.2对使用阶段应力的影响梁体自重6

4、984551472136614691366699455表4不同张拉控制应力状况下内外腹板上缘应力(0.01Mpa)对称布置铺装318165684593683594318165类别腹板上缘应力合计101662021561959215219601017620梁体自重6035481315152413111525603550偏心布置铺装285198615663614664284198相同合计8887461930218719252189887748可见,恒载作用下,对称布置时,中墩圆弧外支座反力大于圆弧内支座的反力,

5、箱梁有向外翻转的趋势。将圆弧内支座向圆弧外偏移一定距离形成偏心布置后,外支座的反力均小于内支座的反力,能够减小箱梁向外翻转。同样,恒载作用下内外腹板弯矩对比如下:不同表2腹板弯矩(kN)梁号弯矩对称布置偏心布置Mmax17141710外梁Mmin-2310-2222表5不同张拉控制应力状况下内外腹板下缘应力Mmax17501748类别腹板下缘应力内梁Mmin-2211-2324可见,调整支座偏心对支点负弯矩改善较明显,对跨中正弯矩影响较小。相同3内外腹板钢束张拉力不同对梁体内力的影响在设置支座偏心的情况下,

6、对比内外腹板钢束不同张拉应力状况的腹板内力。第一种情况,内外腹板所有钢束张拉控制应力均采用0.75fpk=1395Mpa;第二种情况,因弯箱梁在内侧预应力钢束的作用下弯曲程度会变大,出于利于箱梁受力考虑,外腹板钢束仍采用1395Mpa,不同内腹板钢束采用0.65fpk=1209Mpa。3.1预应力效应对比·201·可见,减小内腹板钢束张拉应力后,支点位置上缘应力有增大的趋表7相同α下应力随Δ的变化情况(Mpa)势,下缘应力有减小的趋势;跨中位置上缘应力有减小的趋势,下缘应上缘最不利组合下缘最不利组合力有增大

7、的趋势。α腹板Δ左边左支中跨右支右边左边左支中跨右支右边因此,对于曲线连续弯梁桥,内腹板张拉应力小于外腹板张拉应跨中点中点跨中跨中点中点跨中力,可以明显改善箱梁截面的应力状态。0.1853.560.91.940.913.425.172.644.292.715.05外4钢束下弯点对梁体内力的影响0.13.721.232.361.243.515.182.243.722.293.7710°如下图所示,Δ表示钢束下弯点距支座中心线的距离与桥跨的比0.1853.691.142.171.153.675.352.314.

8、572.45.48内值,α表示钢束下弯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各情况下应力对比见表6、表0.13.771.542.581.553.825.431.824.121.93.967(本文主要考察负弯矩区钢束起弯点对截面应力的影响)。0.1853.630.982.090.993.575.362.524.012.575.08外0.13.681.322.471.323.735.062.13.412.165.1313°0.18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