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270161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0
《探讨微灌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微灌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摘要】传统的灌溉技术出现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既造成水资源浪费,又延缓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进度,而作为一种新型的灌溉技术,微灌将自动化灌溉和机械化技术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关键词】微灌;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经济效益现如今,农业生产对各种要求越来越高,水资源是其必需的首要条件,但由于污染或利用不合理等原因,造成水资源短缺,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障碍。因此,必须采用节水技术,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在此背景下,微灌节水技术应运而生,它可分为很多类型,如微喷灌、涌泉灌、滴灌、脉冲微喷灌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滴灌和微喷灌。一、微灌节水技术现
2、状如今,人们的环保节约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节约水资源的口号已经深入人心,微灌技术最初在少数地区应用,现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开始引进这一技术,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先进,基础设施好,建立起的微灌技术模范区具有较强的合理性、科学性、实用性,如山东乐陵,采用此技术,既做到了节约水资源,农作物产量也有所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但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微灌技术有待提高,也需要大力推广普及,特别是一些不发达地区。微灌技术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支持,维护管理费用也较高,对此,经济欠发达区还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此技术自身也有所要求,如在山地丘陵地区不太适应。整体而言,微
3、灌节水技术符合我国当前需要,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二、微灌节水技术特点1•节水微灌技术采用的是管道输水方式,蒸发、渗漏现象几乎不会发生,对水的利用率较高。有相关资料显示,微灌的水利用率远高于地而灌水,要高达85%以上,而滴灌的水利用率高达95%以上。以乐陵为例,如果开展复垦荒山工作,种一些经济果林,面积约为35hin2o,山坡上灌水条件不利,为保证树木成活,每隔3、5天就需进行灌溉,如此要用去约4000吨水,R成活率也低。若采用滴灌形式,经理论推算,用水量约在800吨左右,比上述方法要大幅度节约,且成活率也高。2.节能灌水器正常运行的压力在50-150kPa之间,且英水利用率
4、高,同时也说明了消耗的能量少。3•省工微灌采取的是管道供水,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工作效率较高,可节省大量劳力。而且,微灌属于是局部灌溉,由于地表干燥、杂草生长也少,从而缩减了除草的劳力和的费用。另外,药剂肥料等可随肴水流经灌溉系统和灌水器,直接流到作物根部,无需人工施肥。4.灌水均匀微灌技术的运行速度缓慢,雾滴比较均匀,很人程度上减轻了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其中,滴灌技术采用的是滴渗浸润的供水方式,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度几乎为零,且能够保证土壤处于疏松的状态,表土形不成板结,从而减少地表的蒸发量。微灌技术对灌水器的出水量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且灌水均匀度较高,可达80%以上
5、。按照提前设计好的定额,将水量均匀输送给每棵植物。其灌水速度快慢皆可,粘性土壤的入渗率相对较低,为避免地面径流的情形出现,可减缓灌水速度;沙质土的入渗率相对较高,可相应的提高灌水速度,保护植物能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避免向深层渗漏。5•作物产量有所提升微灌技术根据农作物具体时期的具体需求给其供水,保证其具有充足的水分,是一项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能促进农作物更好地生长。另外,微灌技术还能定期提供养分,对作物之间的温度湿度进行合理地调节,破坏土壤结构的可能性小,板结现象不会出现。相关资料显示,采取微灌技术,农作物增产效果效著,可增产30%左右。三、建设要求采取微灌技术,需考虑到可能
6、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安装管道,以下几点需注意:1•做好工程设计安装工作微灌节水工程的规模较大,为提高工程质量,管理人员需认真对待管网设计和安装工作。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水利工程的基本建设要求,对当地的土壤、水质、作物以及管理水平做全面的考虑,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设计。工程的中心是输配水管网,在建设输配水管网时,关键在于水头的设计,水头决定着管材的压力等级,管径一定时,压力等级和输配水管网的投资呈正相关,和0.4MPa的管材相比,0.3MPa的管材至少可节省干管投资25%。此外,还需注意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压力表、施肥装置、滤装置以及调压控制装置等都不可缺,
7、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还可安装自动控制设备。在工程开始之询,应对所有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尽量选用质量好的产品。施工过程中,应派专业技术人员做现场指导,安装公司也要有足够的经验,以确保工程质量不会降低。2.制定合理的微灌制度灌区的作物种类千差万别,各自的灌溉需求也不同,因此,对灌水时间、次数,以及灌水的起始点和定额都要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应制定一套合理健全的制度。为满足要求,技术人员需从传统的灌溉技术中吸取经验,对不同作物的口身长势和所需的土壤水分等条件认真考虑,对用水量和灌溉时间有明确把握,为微灌制度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