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会议费用清单d0010).doc

实际会议费用清单d0010).doc

ID:51269321

大小:15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0

实际会议费用清单d0010).doc_第1页
实际会议费用清单d0010).doc_第2页
实际会议费用清单d0010).doc_第3页
实际会议费用清单d0010).doc_第4页
实际会议费用清单d0010).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际会议费用清单d0010).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挠性印制线路板——单面、双面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主要用于电子设备中单面及双面挠性印制板的要求。这类挠性印制板是指采用覆铜箔层压板,减去法制造所得。单面挠性印制板是以聚酯或聚酰亚胺为基材,双面挠性印制板是以聚酰亚胺为基材。备注:1本标准的引用标准如下:JISC5016挠性印制板试验方法JISC5603印制电路术语JISC6471挠性印制板用覆铜箔层压板试验方法(2)本标准对应的国际标准如下:IEC326-71981印制板,第7部分:无贯穿连接的单、双面挠性印制板规范。IEC326—81981印制板,第8部分:有贯穿连

2、接的单、双面挠性印制板规范。2.术语定义:本标准采用的主要术语定义按JISC5603规定,其次是:(1)粘合剂流动指复盖膜在加热加压下,粘合剂流出到连接盘等导体上。(2)增强板附着于挠性印制板上的一部分刚性基材,它是采用粘合剂粘合固定,附着于挠性印制板的这一部分可以是层压板、塑料板或金属板。(3)丝状毛刺是机械加工时产生的细丝状毛刺。3.特性:适用的特性和试验方法项目,见表1。此试验方法按JISC5016。表1.特性和试验方法    1表面层绝缘电阻5×108Ω以上7.6表面层绝缘电阻2表面层制电压加交流电500V以上7.5表面层耐电压3剥离强度0.4

3、9N/mm以上8.1导体剥离强度4电镀结合性镀层无分离剥落8.4电镀结合性5可焊性镀层的95%以上部分焊锡附着良好。这对聚酯基材的挠性板不适用10.4可焊性6耐弯曲性有复盖区的挠性印制板,满足交货当事者商定的弯曲半径下的弯曲次数8.6耐弯曲性7耐弯折性有复盖区的挠性印制板,满足交货当事者商定的弯折曲率半径及荷重下的弯折次数8.7耐弯折性8耐环境性由交货当事者商定,选择右边试验方法中条件作试验,满足试验项目的试验前后特征9.1温度循环9.2高低温热冲击9.3高温热冲击9.4温湿度循环9.5耐湿性9铜电镀通孔耐热冲击性双面挠性的金属化孔导通电阻变化率是20%以下10.2铜电镀

4、通孔耐热冲击性10耐燃性有关耐燃性试验后,满足以下值:(1)燃烧时间:各次10秒以内10次合计50秒以内(2)燃烧及发光时间:第二次的两者合计30秒以内(3)夹具和标志线燃:没有烧或发光(4)滴下物使脱脂棉:没有着火JISC5471R的6.8耐燃性备注:当试样5件中有1件不满足(1)-(4)项规定时,或10次燃烧时间合计51-55秒时再试验.而在再试验时必须全数满足规定值。11耐焊焊性无气泡、分层。复盖膜上没有影响使用的变色。符号标记没有明显损伤。对聚酯基材的挠性板不适用。10.3耐焊接性12耐药品性无气泡、分层。不明显损伤符号标记10.5耐药品性4.尺寸4.1网格

5、尺寸4.1.1基本网格:挠性板的网格以公制为标准。英制网格仅限在老产品必须时才使用。基本网格尺寸:公制2.50mm,英制2.54mm4.1.2辅助网格:在有必要比4.1.1的基本网格尺寸还小时,可以如下:公制网格:0.5mm单位而需更小单位时按0.05mm单位英制网格:0.635mm单位备注:比0.05mm或0.635mm更细的网格单位是不使用的。4.2外形尺寸外形尺寸由交货当事者商定,尺寸的允许误差是当外形尺寸不满100mm时±0.3mm,外形尺寸100mm以上时±0.3%。4.3孔4.3.1孔径和允许差

6、(1)元件孔挠性印制板的元件孔最小孔径是0.50mm,其允许误差±0.08mm。(2)导通孔双面挠性板的导通用电镀贯通孔,电镀后的最小孔径0.50mm,其允许误差±0.08mm。(3)安装孔(A)圆孔圆孔的最小孔径0.5mm,其允许误差±0.08mm(B)方孔方孔一边最小尺寸0.5mm,其允许误差±0.08mm4.3.2安装孔边缘和板边缘间最小距离最小距离2.0mm以上。4.3.3孔位置偏差相对于设计的孔位置,加工后的孔位置偏差0.3mm以下。但导通孔除外。4.3.4孔中心间距离孔中心间距离在未满100mm时允许误差±0.3mm,100mm以上

7、的允许误差±0.3%。4.4导体4.4.1加工后的导体宽度相对于设计值的允许误差,按表2。表2.加工后宽度允许误差设计导体宽度允许误差1.10以下±0.050.10以上,小于0.30±0.080.30以上,小于0.50±0.100.50以上±20%4.4.2加工后的导体间距相对于设计值的允许误差,按表3。表3.加工后间距允许误差设计最小导体间距允许误差0.10以下±0.050.10以上,小于0.30±0.080.30以上±0.104.4.3板边缘部与导体边缘的最小距离,设计值最小距离是0.5mm以上。4.5连接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