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县第二小学均衡发展方案.doc

通榆县第二小学均衡发展方案.doc

ID:51228990

大小:4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0

通榆县第二小学均衡发展方案.doc_第1页
通榆县第二小学均衡发展方案.doc_第2页
通榆县第二小学均衡发展方案.doc_第3页
通榆县第二小学均衡发展方案.doc_第4页
通榆县第二小学均衡发展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榆县第二小学均衡发展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实现学校内涵均衡发展实验研究”课题方案通榆县第二小学课题组一、实验背景201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并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促进义务教育的内涵发展和均衡发展。2010年,吉林省颁布了《吉林省2010-2012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方案中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以办好每一所学校、保障学生公平接受义务

2、教育权利为宗旨,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为目标,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主线,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和完善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缩小区域内学校间差距,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2010年,在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里面特别提出,义务教育在全面普及之后就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推进均衡发展上。2011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分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分规划,与有关部门一起启动了义务教育学校标

3、准化建设工程,加大了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支持力度。2010年,通榆县被国务院确立为全省唯一的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研究县。2010年,通榆县人民政府印发了《通榆县2010-2012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通榆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吉林省义务教育均衡、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主线,以优化资源、强化管理、完善机制为重点,努力缩小城乡间、校际间差距,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通榆县第二小学,根据国家和省、县的有关要求,在办学目标上努力达到“条件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办学优质化、发展特色

4、化”。进而促进学校整体工作均衡发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三阶段目标,即达到学校内涵的均衡发展,打造学校的品牌和特色。学校要发展,必须遵循党中央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建设,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关注精神生活的优化,关注普通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并重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而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公民个体生命健康成长创造一个万物互动共荣的和谐生态环境。这体现在基础教育上,则要求中小学摈弃应试教育普遍存在的无视生命价值、压抑生命活力、扼杀生命个性的弊端,使之切实回归教育的本义

5、,以师生发展为本,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开发他们的生命潜能,提升他们的生命价值,并为此着力于文化建设,努力创建和谐协调、生机勃发、激情飞越的绿色生态校园环境,从而促进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通榆县第二小学创办于1952年。它作为一所公办学校,从创办伊始就得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经过近六十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形成了团结向上的校风,务实爱生的教风,尊师重教的学风。然而,由于最近几年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学校的一些基本建设明显处于落后的形势。教师受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影响,存在重教轻育的现象。领导受应

6、试教育的影响,过分重视升学科目,出现教师和学生素质发展的不均衡。具体表现教师素质不均衡,教师在学科配备上不均衡,教师在专业发展上不均衡,在开齐开全课程上有偏差。学生能力弱、习惯差,班级出现两极分化严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不到提高。同时由于农民工子女向城镇学校涌入,造成了学校高年级班额过大的局面,学生的共用资源出现严重短缺。如何在学校层面上进行宏观和微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在办学达到省级标准后如何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在规范管理、优质办学、发展特色上都达到均衡发展的要求,是我们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现有的物质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

7、办学质量优势,满足所有学生的受教育需求,注重文化建校,追求优质,创办品牌,不仅在校园物质设施现代化方面达到均衡发展的要求,更要在校园生态环境优化方面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使师生在校园中获得平等均衡发展,感受幸福,体验生命价值,从而为一个共同愿景和谐共进、团结奋斗,协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优质发展。基于以上背景分析,通榆县第二小学决定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办学指导思想,以“有效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均衡发展验研究”为课题,力求通过办学模式、办学行为、办学手段的自主创新,使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从而打造出在通榆

8、县、白城市甚至吉林省内都有名的品牌学校。二、概念内涵1、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包括自有教育活动和教育历史以来,在长期的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费用、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设施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主要从以下六个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