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_T7778-2017.pdf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_T7778-2017.pdf

ID:51205701

大小:2.17 M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3-21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_T7778-2017.pdf_第1页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_T7778-2017.pdf_第2页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_T7778-2017.pdf_第3页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_T7778-2017.pdf_第4页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_T7778-2017.pdf_第5页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_T7778-2017.pdf_第6页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_T7778-2017.pdf_第7页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_T7778-2017.pdf_第8页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_T7778-2017.pdf_第9页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_T7778-2017.pdf_第10页
资源描述: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_T7778-2017.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Numberdesignationandsafetyclassificationofrefrigerants(ISO817:2014,Refrigerants-Designationandsafetyclassification,MOD)GB/T7778-2017发布日期:2017年5月12日实施日期:2017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7778-2008《制

2、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本标准与GB/T7778-2008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增加了制冷剂数量;——增加了丙烯系和醚基类制冷剂编号方法;——修改了其他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编号方法;——修改了毒性分类,由A、B、C三类改为A、B两类;——修改了可燃性分类,增加了2L弱可燃类;——增加了制冷剂浓度限值RCL的确定方法;——表5中增加了部分制冷剂,且增加LFL、ATEL、RCL列;——附录A中增加“A.3丙烷系同分异构体”和“A.4立体异构体示例”;——删除了原标准附录B旧、新标准安全分类对照表;——增加了附录B可燃性试

3、验和分馏分析;——增加了附录C测量可燃气体燃烧速度的试验方法;——增加了附录D混合制冷剂的RCL和ATEL计算;——增加了附录E用来确定安全分类和RCL值的数据;——增加了附录F申请须知。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817:2014《制冷剂命名和安全分类》。本标准与TSO817:2014相比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具体调整为:用GB/T21844代替了ASTME681;——关于“职业接触限定值”的定义,ISO817中该指标基于相关的国家规定。

4、本标准针对我国的国情增加了在我国可参照的规定(见3.1.28的注);——删除了表6中的上角注b,并将原上角注c、d分别调整为b、c;——附录B中涉及引用ANSI/ASHRAE34-2013中的图B.1,本次修订后直接将该图纳入本标准中(见附录B的B.1);——附录F的性质由规范性附录修改为资料性附录。因为附录F涉及向国外机构申请制冷剂编号。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8)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宁波博浪热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

5、研究院、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明圣、吴俊峰、汪吉平、李志亮、贾磊、马广玉、李亚运。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7778-1987、GB/T7778-2001、GB/T7778-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冷剂的编号表示方法,根据毒性和可燃性数据对制冷剂进行安全分类的方法,以及确定制冷剂浓度限值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制冷空调设备及装置使用的制冷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6、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844化合物(蒸气和气体)易燃性浓度限值的标准试验方法ANST/ASHRAE34制冷剂的命名和安全分类(Designationandsafetyclassificationofrefriger-ants)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和符号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3.1.1急性毒性acutetoxicity制冷剂意外释放期间可能发生的因单次短期接触而产生的不利健康影响。3.1.2急性毒性接触极限acute-toxicityexposurelimit;ATEL根据

7、本标准确定的在发生制冷剂释放时降低对人的急性毒性风险危害的最大建议制冷剂浓度。3.1.3麻醉效应anaestheticeffect感知痛苦和其他感官刺激的能力削弱。3.1.4接近致死浓度approximatelethalconcentration;ALC对单个实验动物来说是致死的,但对在LC50试验中在相同条件下受试的动物组中少于50%的实验动物是致死的制冷剂浓度。3.1.5共沸混合制冷剂azeotrope由两种或更多种制冷剂组成的,其平衡蒸气相和液相成分在某一给定压力下相同,但在其他条件下可能不同的混合制冷剂。3.1.6混合

8、制冷剂blend由两种或更多种制冷剂组成的混合制冷剂。3.1.7燃烧速度burningvelocitySu层流火焰沿着与其前面的未燃烧气体垂直的方向传播的最大速度。注:该值以cm/s表示。3.1.8中枢神经系统效应centralnervoussystemeffect;CNS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