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初中.ppt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初中.ppt

ID:51172188

大小:1.08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3-19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初中.ppt_第1页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初中.ppt_第2页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初中.ppt_第3页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初中.ppt_第4页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初中.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初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假”即“借”的意思。)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做通假。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称为“本字”。例如:尊君在不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应考秘笈通假字类要牢记,引号强调加释义。答题格式:……通“……”,+解释练习:找通假字并解释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说通“悦”,愉快。吾十有五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加“有”。《兑命》曰-《虽有嘉肴》兑通“说”,殷商时的贤相傅说。不亦颠乎颠通“癫”,疯狂。古今异义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

2、相同,但很多词义已发生了变化。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它们是从古至今屹立不倒的“汉字英雄”!例如: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子侄辈今义:子女应考秘笈古今词语有异义,关键古义要明晰。练习:解释红色字的古、今意思1、与友期行今义:()古义:()2、相委而去今义:()古义:()3、去后乃至今义:()古义:()4、吾日三省吾身今义:()古义:()5、不知其旨今义:()古义:()6、尔辈不能究物理今义:()古义:()日期约定委任,委托丢下,舍弃与“来”相对离开节约自我检查,反省意义甘美一门学科事物的道理7、是非木杮古义:()今义:()8、转转不已古

3、义:()今义:()9、但知其一古义:()今义:()10、阅十余岁古义:()今义:()1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古义:()今义:()8、居数月古义:()今义:()8、死者十九今义:()古义:()这表判断的动词停止已经只表转折关系的连词经过,过了看岸边与“湿”相对经过居住数字十分之九,绝大部分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不亦君子乎古义()今义()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饭疏食饮水古义()今义()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今义()入门不顾古义()今义()诗文文章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品德高尚的人可以、凭借可能、许可冷水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普通人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回头看理睬词类活用古汉

4、语中,某些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改变词性而作另一类词使用,这叫词类活用。如: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等。它们是古汉语中的“变相怪杰”例如: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应考秘笈词类活用有技巧,结合句意更牢靠。练习:解释红色的字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饭疏食饮水。3、其家甚智其子。4、天雨墙坏5、不知其善名词作动词,以……为乐趣名词作动词,吃饭名词作动词,认为……聪明名词作动词,下雨形容词作名词,好处6、学而时习之7、吾日三省吾身8、温故而知新9、传不习乎名词作状语,按时名词作状语,每日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动词-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一词多义文言文中,

5、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有的能多达十几个义项。一词多义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一个词刚出现的时候只是用作一定的事物、现象、性质或行为的名称,但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它会获得一些新的意义,这样便形成一词多义。由词的本义引申和比喻而形成的,所以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是: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应考秘笈一词多义很宽泛,大胆拓展知识面。练习其邻人之父父子相保大亡其财亡而入胡有善术者其不善者而改之不知其善独以跛之故可以为师矣对老人的尊称父亲丢失逃跑精通,擅长好的好处因为凭借必将有盗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去后乃至乃石性坚重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好之

6、者不如乐之者。乐亦在其中矣将会带领才是表顺承表转折却快乐以……为乐趣乐趣独以跛之故温故而知新故曰,教学相长也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众服为确论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宋有富人家富良马近塞之人人皆吊之闻之笑曰缘故旧的知识所以被认为是富裕多的他这件事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其不善者而改之当、做替了解懂得转折顺承并列它的他人语气词:乎———矣——也——焉——相当于“吗”相当于“了”有时相当于“了”,有时无义有时是“了”,有时无义。《论语》必有我师焉这里指于此,“在其中”的意思。虚词:之它,它们。他,他们。(分别指

7、代不同的对象。)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曲肱而枕之择其善者而从之于1、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对于于我如浮云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是”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指示代词,常用作判断句的主语。“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如:“乃石性坚重”“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是”作动词,表肯定判断。如: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如:非人哉!如:是非木杮。“……,……也”如: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者,……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