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170755
大小:1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9
《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及判断方法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及判断方法教案今天这节课我分成了两大块,前一部分:学习正方体的展开图;后一部分:动手操作、验证。 因为我在课前已经布置了学生预习,“找几个正方体纸盒,把它剪开,看看可以有哪些不同的展开图?”我在检查预习作业时,我就发现有的同学已经能找出10种不同的展开图。但有也一些学生根本就没有完成预习作业。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本课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把这节课分成了上面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我直接就将11种不同的情况的展开图出示给学生,因为好学生在课前已经完成过“剪”的操作活动,如果课上再安排去剪,对于他们来说本课对他们来说
2、没有什么收获。而那些没有认真去做预习的同学,往往是那些成绩暂差生,如果上课再慢慢地安照教材给他们去动手再剪,一节课下来可能无法完成“11种”不同展开图的教学任务。我直接告诉他们这些不同的展开图,至少可以应付后面的练习,有的学生虽然没有动手剪,但是在课堂上他们可以去想象,我想这样同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到了六年级,我个人认为有的操作是可有可无的。我想操作的目的也是为了不操作,最后终归要回到抽象中,比如今天的“展开图教学”,一般的教学顺序应该是找一个正方体实物剪开,观察、认识展开图;然后把几种展开图动手折叠判断看看哪些展开图能做成
3、正方体。最后,运用获得的一些展开图的知识去判断、练习。 我在备课时,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1、通过剪的操作能不能找全部11种不同的展开图吗?2、通过什么活动能让学生发现11种不同的展开图?第一个问题:我想通过剪的操作不可能得全11种展开图,难道要学生去准备11个正方体纸盒吗?况且课堂时间也不允许,因为这部分知识只有1课时。所以,我认为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用自主探索的方法可能不太可能,所以,我就运用讲授法,直接将这个结果告诉学生。但是我在教学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并不是生硬的直接出示,我是这样教学第一部分知识的: 第一板块:师:如果给你一张硬纸
4、板,你能做成一个正方体纸盒吗?怎么做?教学长方体展开图:(这时,我先教学长方体的展开图,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的展开图,重点是让学生能判断,“谁和谁是对面?”。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长方体的展开图难度不大,学生不需要操作可能就可能想象出,或者说学生不操作就能很容易的找出相应的长方体的展开图。所以,在教学长方体的展开图,我只是一带而过。没有花什么时间。) 教学正方体展开图:1、PPT演示:正方体展开的过程(这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看一看正方体的展开图是什么样子?)2、PPT出示:35种6个正方形拼成的平面图形。
5、 (当PPT一出示,学生都感到很惊奇,心想怎么这么多图?当初我在备课的时候就想如果让学生去动手拼一拼,这个结果的得出可能一节课都不够,这里是不适合运用“发现教学法”的,所以,我直接就告诉学生如果让我们用6个相同的正方形去摆一摆的话就有35种不同的可能,但是在这些可能中只有11种是能折叠成正方体的,这时把不能折叠成正方体的图形隐去,只剩下这11种。) 师:拿出你们的预习本,找一找,你课前画出的展开图在上面有吗?你一共找出了几种?(这时,我们就按照PPT摆放的顺序逐一进行认识,看看这个展开图像什么?有什么特点?然后再进行比较这几个展开图
6、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通过观察、分析,我们把这11种展开图分成了四类,这样便于学生记忆和运用。1.“一?四?一”,中间一行4个作侧面,两边各1个分别作上下底面,共有6种.2.“二?三?一”(或一?三?二)型,中间3个作侧面,上(或下)边2个那行,相连的正方形作底面,不相连的再下折作另一个侧面,共3种.3.“二?二?二”型,成阶梯状.共1种4.“三?三”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共1种) 师:你能找出每个面原来的对面吗?(在展开图中找正方体的对面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往往在考试中就会出现这样的题目。同时,观察展开图想对面也是对学生空间观
7、念的一种培养。“二?二?二”型和“三?三”型这两种是比较难找的,学生通过观察可能还不能直接找对,这时我就进入到了下一部分的学习,对于,像这样我们无法肯定的作出判断的我们可以进行动手操作来帮助我们。) 第二板块: 操作一:完成书上第121页的操作1、先判断哪些能做成正方体,哪些不能做正方体。2、动手操作验证 操作二:画出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并且折叠找出每个面的对面。 总结规律:在操作的过程,你发现找对面有什么规律可循?(在折叠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隔开一
8、个正方形的两个正方形必为对面。不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但中间隔着一行(或一列)的两个正方形也是对面。) 总评:从课堂作业情况的反馈,可以看出这节课的实效性是高的,全班56人,只有8个同学作业做错,其中只有4个同学判断展开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