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一山老师的论文:隐伏逆断层破裂扩展特征的实验研究及其地震地质意义.doc

潘一山老师的论文:隐伏逆断层破裂扩展特征的实验研究及其地震地质意义.doc

ID:51160729

大小:3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9

潘一山老师的论文:隐伏逆断层破裂扩展特征的实验研究及其地震地质意义.doc_第1页
潘一山老师的论文:隐伏逆断层破裂扩展特征的实验研究及其地震地质意义.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潘一山老师的论文:隐伏逆断层破裂扩展特征的实验研究及其地震地质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潘一山老师的论文:隐伏逆断层破裂扩展特征的实验研究及其地震地质意义摘 要: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逆断层活动过程中上覆沉积层的破裂扩展特征,采用投影条纹测试方法分析了沉积层表面离面(即垂直)位移场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沉积层厚度和断层倾角一定的条件下,基岩中的逆断层逐渐向上扩展,并在沉积层表面围绕基岩断层上断点的投影线形成一个离面位移梯度带(即形变带),基岩断层的位移越大,沉积层中的形变带越宽、变形越强烈;但当断层扩展至沉积层表面后,形变带宽度将保持稳定,只是变形随断层位移增加而更集中。对于同样的基岩断层位移和断层倾角,沉积层厚度越大,受基岩断层控制的形变

2、带越宽,即基岩断层的影响范围越大;当沉积层厚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沉积层中会发育因隆起引起的表面拉张破裂。在沉积层厚度和基岩断层位移量一定的情况下,基岩断层倾角的增加将会使表面形变带的宽度减小,但会使变形破坏程度更强烈。实验结果意味着,临界断层位移、临界沉积层厚度以及断层倾角对于确定隐伏逆断层发震产生的地表变形和破坏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的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汶川Ms8.0地震的地表变形特征。【分 类】【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球物理学 > 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大地构造物理学、岩组学(构造岩石学)【关键词】隐伏逆断层 模拟实验

3、 投影条纹测试方法 破裂扩展【出 处】《地震地质》2008年第4期 945-956页 共12页 【收 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主要科技成果奖项《煤矿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成套技术》,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深部动力灾害一体化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1]人。主要学术论文1.潘一山,章梦涛,李国臻.洞室岩爆的尖角型突变模型[J],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1994,15(10).2.潘一山,章梦涛,王来贵等.地下硐室岩爆的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J]

4、,岩土工程学报,1997,19(4).3.潘一山,贾晓波,宋义敏.岩石单轴压缩作用下变形局部化的梯度塑性解[J],力学学报,2002,34(5).4.YishanPan,XuebinWang,ZhonghuaLi.Analysisofthestrainsofteningsizeeffectforrockspecimensbasedonshearstraingradientplasticitytheory[J],InternationalJournalofRockMechanicsandMiningSciences,2002,39(6).5.潘一山,李忠

5、华,章梦涛.我国冲击地压分布、类型、机理及防治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11).6.Yi-shanPan,Zhong-huaLi.Analysisofrockstructurestabilityincoalmines[J],Int.J.Numer.Anal.MethodsGeomech,2005,29(10).7.潘一山,唐巨鹏,李成全.煤层中气水两相运移的NMRI试验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8,51(5).8.潘一山,耿琳,李忠华.煤层冲击倾向性与危险性评价指标研究[J],煤炭学报,2010,35(12).主要专利1.潘

6、一山等岩体电荷辐射仪2.潘一山等煤岩体温度测量装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