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丹巴滑坡分析.doc

四川丹巴滑坡分析.doc

ID:51143340

大小:27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9

四川丹巴滑坡分析.doc_第1页
四川丹巴滑坡分析.doc_第2页
四川丹巴滑坡分析.doc_第3页
四川丹巴滑坡分析.doc_第4页
四川丹巴滑坡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丹巴滑坡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四川丹巴滑坡(2005)(土石混合体型滑坡,在三峡库区分布比较广泛)1.滑坡地质条件1.1气象水文条件滑坡区位于大渡河右岸,属北亚热带干旱河谷气候,降水集屮于6-10月,约占全年的94%。1.2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滑坡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大渡河高山峡谷区,区内地形陡峭,高差极大,谷坡多在40度以上。滑坡后缘为高陡斜坡,有四级缓坡平台。滑坡位于二级平台前沿,地形平坦,坡度在10-20度。滑坡区地层单一,仅分布第四系松散堆积地层和古生界志留系变质岩。1.3地质构造滑坡区岩层受挤压比较强烈,新构造运动以抬升为主,加之大渡河的下切从而形成咼差大、坡度陡的咼边坡。2.滑坡特征2.1滑

2、坡形态特征滑坡体平面上呈圈椅状,前后缘高差219m,大致分为三个主滑区(1)、左后侧牵引区(II)和右后侧牵引区(III)区域。主滑区(I)最先破坏,受主滑区(I)的牵引,其左右两侧坡体产生拉裂缝并逐渐贯通,从而形成左后侧牵引区(II)和右后侧牵引区(III)区。1)主滑区(I)又分为【-1和I-2两个亚区。I-1区前缘宽度约200m,后缘宽度约150m,纵长270m,平面形态呈不规则长方形,平均滑体厚度30m,体积约150万立方米,主滑方向353度(指向河谷方向)01-1区拉裂缝的扩展,使得I-2区处于临空状态,形成次级滑体。2)左后侧牵引区(II)呈半圆弧状,常有掉块

3、和垮塌发生。3)右后侧牵引区(III)变形相对I和II区小。2.2滑体、滑带和滑床特征滑体主要为块石土。从垂向看,坡体物质为块碎石夹杂少量粘质砂土;从平面看,古滑坡中前部一般为20-35m,后部厚度为30-45m;从横向来看,中间厚两边薄。滑坡并非沿基覆界面滑动,而是从松散物质内部剪出,滑体厚度一般为28-29mo2・3滑体演化进程丹巴滑坡是基于古滑坡发育而形成的。古滑坡是由于大渡河长期的下切形成高陡临空面,斜坡在自身重力、降雨和地震等因索作用下形成的。一段吋间以来,古滑坡比较稳定。1998年后,丹巴城市建设加快,坡脚开挖改变了原有应力应变的条件,从而引发丹巴滑坡,其滑坡

4、机理属于拉裂-剪切-滑移机制。1.应急与综合治理工程1.1监测预警与应急工程2005年1月21日开始,逐步在滑坡体上布置了46个专业监测点和26个简易监测点,同时在主滑中轴线方向布置三个深孔位移监测点(ZK12、ZK10、ZK13)o2005年2月,滑坡进入加速变形阶段,应急方案包括三方面:1)沙袋压脚堆载,尽可能降低下滑速度,为加固施工争取时间;2)在主滑区(I)实施预应力锚索加固工程,布置A-F序6排锚索(共244根);3)在左后侧牵引区(II)屮上部增设G、H序两排预应力锚索,同吋对垮塌区域实施挂网喷锚支护。预应力锚索工程水平间距4m,纵向间距6m,之间用横梁连接。

5、锚索孔一-般深40-50m,锚固段8-10m,锚索由9束015.24的钢绞线制成,设计预应力1300KN。m1.29m弘(变质岩)Z"41.5ZK1刁1滑历而及滑动方向0预应力锚索P抗滑桩第四系朋滑枳层Q;

6、第三系冲洪积层忘二

7、志留系茂应组群第四岩组预应力锚索f173°①H第四系滑坡堆枳层工地层晁限ZK13if化/v/称绿rE/HiTO555555555555555555555705432109S7-65432—V9870<>00000()<9<999999999820022222222—1——11II13.2滑坡稳定性评价1)计算参数2)计算工况工况1:天然状态,考虑坡

8、体在现阶段天然状态的稳定状况。工况2:暴雨状态,考虑花坡体遭遇暴南,地表排水工程失效,降雨引起坡体重量增加。工况3:地震状态,在工况1的基础之上加上地震荷载,地震烈度为vn级。3)计算结果分别对图屮卜1、2-2.3-3三条主剖面进行稳定性和推力计算,结果表明:在天然和暴雨状态下,坡体处于临界失稳状态;在地震状态下,滑坡处于失稳状态。3.3综合治理工程3.3.1综合治理工程概述2005年6月,应急处理工程处理完毕后,滑坡地表变形速度由原来的2-3cm/d减小到lmm/d左右,但变形仍未停止。综合治理主要措施为:%1在滑坡前缘布置32根预应力锚索及横梁;%1在主滑去屮后部增设

9、I、J、K、L四序锚索及横梁;将C、D序锚索向东延伸至主滑区边缘,并在主滑区增设162根锚索;在左侧牵引区增设M、N、0、P四序锚索及横梁(共70根);%1在滑坡地表布置截、排水系统。1)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单桩承受的单宽设计推力3000KN,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截面宽3m,高4m,桩长22-23m,锚固段长11-12m,间距6m,共布设32根。桩顶设置两束9015.24.1860MPa预应力锚索,水平对称的布置在桩轴线两侧,距桩顶向下Im,水平间距1.5m,锚固角25度。2)预应力锚索、横梁桩顶设置两束9015.24、1860MP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