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考试系统.doc

信息技术考试系统.doc

ID:51132067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信息技术考试系统.doc_第1页
信息技术考试系统.doc_第2页
信息技术考试系统.doc_第3页
信息技术考试系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考试系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考试系统目录1背景概述2系统适应对象3系统特色4考试目标1背景概述:随着目前信息技术需求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考试系统已逐渐直接面向中小学、职校、高校用户。信息技术考试系统拓扑图[1]其信息技术考试系统是以考试管理、题库管理、考试过程控制(答题、监考)、评分、成绩收集、成绩查询统计分析、成绩发布与一体,实现考务、考试的自动化、无纸化,可运行在任意局域网(包括无盘站)等多种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的考试系统,为广大考试的组织者带来了方便,可实现考试管理的电子化、无纸化,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减轻了教师、学生以及管理人员的负担。2系统适应对象编辑信息技术考试系统主要适用于各地区

2、大、中小学,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日常教学评价、阶段性测验、期中、期末考试,以达到促进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目的。信息技术考试练习系统主要用于组织阶段性评测和小规模的考试(一个网络内以一个考点服务器为中心的考试),只需安装在学校的一台服务器上即可。3系统特色编辑1、方便、灵活、开放的题库管理开放式设计,允许用户添加试题。友好的试题录入接口实现简单快捷的试题录入,可随时对题库客观题及操作题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以难度和知识点组织的题库结构,实现教育考试的统一管理。信息技术考试系统试题库完全开放,一般情况下,信息技术教师经2小时左右的培训,即可完全掌握。题库的题型和知识点完全按照教

3、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规定设置;另外,还会对客户提出的特殊的要求之外的知识点进行增加。2、灵活的组卷策略教师可在系统中设计试题规则即考试题型、知识点及分数分布等。根据规则生成“试卷模板”,系统根据“试卷模板”自动生成多套试卷,教师可对生成的试卷进行微观调整,删除或替换某个不合适的试题,使生成的试题更加完善。3、全真环境操作在“全真环境”中组织实施考试,与平时的学习环境完全相同,既能激发考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检查考生的真实能力。同时,具有系统资源占用少,效率高,阅卷准确的优势。4、准确、高效的智能阅卷考生答完题后,点击交卷按钮,信息技术考试系统会自动阅卷,考生

4、成绩的汇总、统计、分析和发布也可由系统自动完成。系统不仅能对含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打字题、操作题、综合题等主观题,还能进行准确阅卷,而且能对中英文输入、office系列软件操作等操作题在全真环境下进行准确、快速阅卷。同时,系统还能对考生的每一个操作步骤进行准确评分。5、环境适应能力强信息技术考试系统可运行在任意局域网(包括无盘站)等多种复杂的网络环境,为广大考试的组织者带来方便。6、严密的安全机制针对考试过程易发生的断电、死机、网络中断等意外故障,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考生考试顺利进行:★考生机出现断电、死机等情况时,可重新启动计算机继续答题(保留答题记录)

5、;★考试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及时重新启动即可;★考生机不能使用时,转移考生考试目录到考点备用机上继续做题。★考试的组织轻松自如信息技术考试系统采用自主开发的数据库与非对称加密技术,数据包具有不可破解性;同时具备完善的防作弊机制,如防平行复制、防提前开考、数据包签名、重考双密码验证等;另外个性化自主研发文件数据库系统,具有不可破解性。4考试目标目前,信息技术考试要考核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要求①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②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

6、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2.过程与方法要求①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②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③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④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⑤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⑥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

7、与价值观要求①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②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③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