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土方量计算.ppt

园林工程土方量计算.ppt

ID:51085452

大小:10.21 MB

页数:125页

时间:2020-03-18

园林工程土方量计算.ppt_第1页
园林工程土方量计算.ppt_第2页
园林工程土方量计算.ppt_第3页
园林工程土方量计算.ppt_第4页
园林工程土方量计算.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园林工程土方量计算.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土方量计算目录1.什么是园林土方工程、主要内容?2.竖向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技巧3.土方工程量计算的方法4.方格网法土方平衡与调配计算过程5.土方施工的基本知识、准备工作。6.技术环节、施工工艺什么是园林土方工程、主要内容?—张丽莉22号园林土方工程的概念园林土方工程:主要依据竖向设计进行土方工程计算及土方施工、塑造、整理园林建设场地。在建设区域,与地形整理和改造相关的设计以及施工过程称为园林土方工程。其主要目的是在充分利用原地形的基础上,对不符合园林要求的部位进行重新设计,并通过挖方、搬运、填方、整修等措施加以改造,来提高或

2、改变原地形的利用价值。竖向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技巧——方冰娥42号竖向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技巧竖向设计是指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布置和处理。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就是园林中各个景点、各种设施及地貌等在高程上如何创造高低变化和协调统一的设计。一、竖向设计的内容:(一)、地形设计地形是园林构成的要素之一,是组景及构景的主要因素,园林中的其他要素(道路、建筑、植物)都与地形相联系。地形是风景建设组成的依托基础和底界面,也是整个园林景观的骨架,地形基本上决定了环境总的顺序与形态,决定了园林的风格和形式。地形设计是竖向设计的主要内

3、容。以总体设计为依据,合理确定地表起伏变化形态,如峰、峦、坡、谷等地貌的设置,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形状、大小、高程比例关系等都要通过地形设计来解决。(二)、水体设计主要是确定水际的轮廓线,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确定岸顶、湖底的高程及水位线,解决水的来源与排放问题。应考虑为水生、湿生、沼生植物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创造地形。为保证游人安全,水体深度,一般控制在1.5~1.8m之间。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超过者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m范围以内,水深不得大于0.5m。(三)、园路、广场设计主要确

4、定道路(包括广场、台阶、坡道)的纵横向坡度及转折点、交叉点、变坡点高程。人行道纵坡坡度以5%为宜,>8%时行走费力,宜采用台,台阶宜集中设置。为了游人行走安全,避免设置单级台阶。另外,为方便伤残人员使用轮椅和游人推童车游园,在设置台阶处应附设坡道。交叉口纵坡坡度≤2%,并保证主要交通平顺.(四)、建筑设计竖向设计中,对于建筑及其小品应标明其地坪与周围环境的高程关系,并保证排水通畅。大比例图纸建筑应标注各角点标高。例如在坡地上的建筑,是随形就势还是设台筑屋。在水边上的建筑物或小品,则要标明其与水体的关系。建筑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

5、坪:住宅30~60cm,学校、医院45~90cm。(五)、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在规划过程中,公园基地上可能会有些有保留价值的老树,其周围的地面依设计如须增高或降低,应在图纸上标注出保护老树的范围、地面标高和适当的工程措施。植物对地下水很敏感,有的耐水,有的不耐水,如雪松、马尾松、栾树等,当地下水浸渍其部分根系时.即会枯萎。水生植物种植,不同的水生植物对水深有不同要求,有湿生、沼生、水生等多种。例如荷花适宜生活于水深o.6~1.Om的水中,过深过浅均会影响其正常生长。草坪的坡度最小为o.3%,最大为10%。因此,地形设计时应

6、为不同植物创造出不同的环境条件。(六)、排水设计在地形设计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地面水的排除问题。合理划分汇水区域,正05%径流走向,通常不准出现积留雨水的洼地。一般规定,无铺装地面的最小排水坡度为0-5%,铺装地面为o.3%。具体排水坡度要根据土壤性质、汇水区大小、植被情况等因素而定。根据排水和护坡的实际需要,合理配置必要的排水构筑物如雨水口、检查井、出水口、截水沟、排洪沟、排水渠,以及工程构筑物如挡土墙、护坡等,建立完整的排水管渠系统和土地保护系统。竖向设计的方法竖向设计的方法有多种,如等高线法、断面法、模型法等。园林建设中

7、常用等高线法。等高线法等高线是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给这组投影线标注上相应的数值,便可用它在图纸上表示地形的高低陡缓、峰峦位置、坡谷走向及溪池的深度等内容。等高线性质A、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所有的点,其高程都相等。B、每一条等高线都是闭合的。由于园界或图框的限制,在图纸上不一定每根等高线都能闭合,但实际上它们还是闭合的。C、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如疏则缓,密则陡。等高线的间距相等,表示该坡面的角度相同,如果该组等高线平直,则表示该地形是一处平整过

8、的同一坡度的斜坡。D、等高线一般不相交或重叠,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可能出现相交情况。在某些垂直于地平面的峭壁、地坎或挡土墙驳岸处等高线才会重合在一起。E、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等;由于以上地形单元或构筑物在高程上高出或低陷于周围地面,所以等高线在接近低于地面的河谷时转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