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005063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7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助推其成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助推其成才摘耍:生物教学动手实践的机会较多,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同时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学生今后适应“物竞天择”的社会生活奠定一定的基础。要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践、课后练习三个环节分别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助推学生成才。关键词:人文精神;生物教学;实验实践;成才“人文精神”在当今社会是一个很时兴的词儿,那么,什么是“人文精神”呢?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止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各大名家各抒精辟己见,真是百家争鸣。其实“人文精神”的含义是什么,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2、,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见解,总结各家名言得知,人文精神是人类体现自身尺度、洋溢人生理念和信念,对真、善、美的一种向往和追求。韩愈在《师说》中说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仅要求教师进行科学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关怀人类、关怀人类的人文教育。一、在“传道授业解惑”屮培养学牛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就是要求我们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内涵,从而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滋润学生的心田。(1)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升华,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从个人的生命价值观可以反映出这个
3、人对生命的态度,更能折射出这个人的处事哲学。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可以使我们树立一种正确的对待生命的态度,更可以使我们理解生命的含义,如何去对待生命,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珍惜他们的生命、珍惜他人或者其他生物的生命。例如课本内容有一章节,讲述的是植物通过开花、授粉、受精、发育成果、种子再循环的生长过程,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掌握学习的知识的同时,领悟生命繁殖的艰辛(要面对气候、天气、天敌等等),从而领悟人生的不易、生命的不易。(2)“传道授业解惑”中渗透环保意识。伴随看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越來越丰富,但是,人们在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忽视了环境这一越来越威胁人类生活的
4、问题。有关环保的问题课程,正是生物教学内容上体现的问题,因而在课堂教学屮要不断地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讣学生明白对环境的保护不是要停止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丰富,而是在这些都迅速发展的同时要关注环境保护,让后代人在环境问题上能够不受上代人的影响。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生物教学更多的是要求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不是单纯的理性认识,这就要求学生在生物这门课程中,要加强实践练习、验证性的实践探究,通过实践、实验更多地认识身边的生物,并了解这些生物所处的环境,这样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生物这门看似枯燥无味的学科产生兴趣,
5、最终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实践、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索养。比如在“细胞”这一章节,在实验、实践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到实验过程的创新和改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小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I才I结协作的能力和团队意识,实验过程不是一节或者两节课就能完成的,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长时间的进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一堂普通的实验实践课,能够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科研成果来之不易,同时还能够理解失败后的成功会更加珍惜牛活。三、在课外习题练习中渗透人文精神课外作业、习题也是一种对学生
6、渗透人文精神的途径,通过让学生做习题、观察自然中的现象,例如:过度的伐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海洋中赤潮的形成原因以及赤潮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海洋中浒苔的形成原因、生长坏境、适宜温度、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等等;让学生掌握社会和自然知识,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压力,而会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保护口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途径多种多样,只靠教师在课堂中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渗透人文精神是重要的,也是现在新教学纲领所要求的,但是不能忽略其他的途径。只有多管齐下(社会的教育、家长的榜样作用等)才能达到目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不会是现在的“
7、高分低能”,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成为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栋梁之才,才能够建功于当代,谋利于后代。但是这些成果的取得首先耍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渗透,这也是我们每一名教师的心愿。参考文献:[1]李晓娜,李亮•浅谈生物教学中的人文关怀[J]・中学生物学,2005(21)・[2]张慧•浅谈中学自然科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北京教育,2003(3)[3]赵世勋•专业知识•教育者•人文学科[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4).(江苏省沛县第二中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