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96911
大小:36.7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8
《扬尘治理监理细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XXXX一标段工程施工扬尘治理监理细则监理单位(章):总监理工程师:日期:7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第二章扬尘治理的基本依据2第三章扬尘治理监理工作的主要流程3第四章扬尘治理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和目标值4第五章扬尘治理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77施工扬尘治理监理细则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工程概况:工程地址:施工范围:第二章扬尘治理的基本依据(1)国家建设部有关建设及建设监理的政策、法规;(2)依法签订的本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附件;(3)依法签订的本工程的施工承包合同;(4)由业主提供的本工程的施工
2、图纸,地勘报告及其他文件;(5)标准规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7第三章扬尘治理监理工作的主要流程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方案批准的施工方案实施专业监理工程监督检查测试资料整理、归档7第四章扬尘治理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和目标值(1)检查各专业队伍的施工场所,划分施工责任区,是否及时清除散落的物料,保持道路整洁,并及时清洗。(2)对于施工现场道路等公共区域,检查项目部是否配备洒水降尘设备,并配备专人进行清扫。不得使用空气压缩机来清理车辆,设备和物料的尘埃。(3)检查为在粉尘工
3、作环境中的施工人员是否配备口罩等防尘措施,并随时注意检查、救护。(4)在出口处设置车辆清洗的专用场地,配备运输车辆冲洗保洁设施。(5)施工期间四周必须采用高封闭围档。施工工地内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应当在其周围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封闭性围栏;工程脚手架外侧必须施工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6)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封闭式运输车辆。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洗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施工现场木工加工车间必须采用全封闭房屋结构,室内应有吸尘、降尘装置。(7)7主要
4、施工道路必须硬化,施工场地采用覆盖、固化、绿化、洒水等有效措施。施工现场和道路扬尘用洒水和清扫措施予以防治,要求各子项目的每个施工场地均配备洒水车一辆。特别是本项目夜间施工时场地内拉运土方的临时道路上的扬尘必须用洒水车来回循环往复进行洒水降尘。(1)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洗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施工现场的石灰、砂土等要集中堆放,采取覆盖等措施。(2)灰土和无机料拌合,应采用预半进场,碾压过程要洒水降尘,施工现场设置搅拌机的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的降尘防尘装置。对于临时的、零星的水泥搅拌场地,在场址选择时,尽量远离居民住宅。(3
5、)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运转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4)弃土应尽早清运至渣土场填筑处置。(5)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6)定期清扫:每天中午和晚上收工前对作业现场进行清扫。(7)冲洗轮胎:在运输车辆离开现场前视情况进行冲洗,特别是雨后施工必须冲洗后方可上路行驶。(8)车辆选择:运输碎料的汽车采用密闭的车辆,使用车况好的运输车辆。(9)采用密闭输送设备作业的,应当在落料、斜料处配备吸尘、喷淋等防尘设施,并保持防尘设施的正常使用。(10)采用混凝土围墙或天棚储库,库内配备喷淋或者其他
6、仰尘措施。7(1)避免在大风的情况下进行土方回填、装卸物料和拆迁房屋。(2)储料场,灰土拌合站应设于空旷的地带,相距200米范围内不得有集中居住区,学校等,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封闭存放,施工现场的水泥,、砂石要集中堆放,采取覆盖等措施。(3)设备和车辆清洗废水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4)土方的暂时堆放应按要求防止扬尘产生外,还应设置围挡,防止进入水体,特别是在雨季,应采取措施防止随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或市政雨水管道,弃土要在指定地点进行填筑,回填场地如暂时不予利用,应进行表面储被培养,防止水土流失。(5
7、)深层水泥搅拌桩产生大量泥浆的施工作业时,应当配备相应的泥浆池,泥浆沟,做到期泥浆不外流,废浆应当采用密封式罐车外运。(6)施工现场应当使用预拌砂浆。(7)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小时内不能完成清运的,应当在施工工地设置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应当采取围挡,遮盖等防灰措施。(8)在建筑物、构筑物上运送散装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的,应当采用密闭方式清运,,禁止高空抛散、扬散。(9)运输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对车辆机械密闭装置的维护,确保设备正常使用,运输途中的物料不得沿途遭遇漏,散落或者飞扬。7第五章扬尘治理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一)扬尘
8、整治的事前控制1.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中的扬尘整治工作管理体系,扬尘治理保证体系和技术措施。主要是审查编制内容是否有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2.审查施工单位的扬尘整治管理机构人员的资质证,上岗证,是否符合扬尘治理管理的相关规定。3.审查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