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96673
大小:41.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8
《厚实的课堂有效的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厚实的课堂有效的教学高效课堂:浅谈语文课“教学内容”的筛选和建构(2009-11-2415:47:53)转载▼标签:教学内容闰土课文语文王荣生教育分类:教师之家 一位教师教学《故乡》这篇课文,在分析闰土的人物形象时,他先是以“用一句话说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导入,接着过渡到“少年闰土到中年闰土有哪些变化”这个问题,然后着重从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在肖像、语言、动作、神态、性格特征等方面进行引导、学习。最后才利用一点时间让学生了解闰土变化的原因,以及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 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
2、析,这节课仅从文本的肤浅层面去学习,而未能对蕴藏在文本里面的内涵进行深挖细掘,也就是说,教师发现的是浮在水面的“冰山一角”,潜藏的部分较有价值的东西却未能去揣度、琢磨。再说,课堂中,教师精心筛选的“教学内容”,即使教师缺席,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相关参考资料,学生也能“无师自通”,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学生靠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力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教的深度、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显得稍欠火候了。 王荣生教授说:“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堂上,“适宜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成功的基础
3、、垫脚石,课堂的教学艺术则是“催化剂”,这就跟写作一样,合适的材料、典型的故事永远是好作文的基石,然后才是写作技巧的娴熟运用。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就至关重要了。 翻阅初中语文教材,任何一篇文章的“可教点”都很多,如何筛选适宜的教学内容,就有如沙中拣金、蚌中取珠一样。什么叫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呢?王荣生教授这样认为,教学内容是对“教什么”的回答,从学生的角度也就是“学什么”。适宜的教学内容涉及一系列的问题,我想提两个最起码的要求: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即知道自己在教什
4、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二是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从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基于此,笔者以为,那些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能够启迪学生思想,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知识点,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 那么,语文教学内容如何“建构”呢?如何通过筛选适宜的教学内容,并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深化改造,成为真正适宜学生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呢? 建构“教学内容”过程中,要遵循“生本”的原则。学生需要什么,我们便教什么。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使所建构的“教学内容
5、”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成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精神品质的“滋养品”。如《故乡》一课,教师完全没有必要把时间花在“闰土有哪些变化”上,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挖掘“变化的原因”,不可像授课教师那样对此浅尝辄止。挖掘“变化的原因”能沉淀学生的思维深度,而不像授课教师那样“蜻蜓点水”般轻轻“掠”过文本。“生本”原则要体现出教学内容的适度、深度,适度即学生所“适口”的,符合学生口味;深度,即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跳一跳,或再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而不是无法企及、敬而远之的。“生本”的原则还要
6、凸显“教学内容”的价值与意义,即所建构的内容能真正为学生带来“福音”,即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人格修养、技能技巧等的完善和提高,否则,一切都是徒劳无益的。 建构的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理解编者意图,结合实际,根据课文特点进行有效的建构。“教学内容”的建构并非为所欲为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建构时,教师要“因文制宜”:有的课文语言有特色;有的课文表现手法巧妙;有的课文内容新颖、思想深刻等,这都需要教师深入地钻研,理解编者意图,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建构最有效的“教学内容”。在建构过
7、程中,有时,还需要运筹帷幄,有大局观,每篇课文都不是独立的,而是融合在各个单元里,因而,除了课文的特点外,课文在这个单元的地位、价值,教师也需仔细琢磨、推敲。 其次,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深加工”,重构出创新的教学内容。原有的“教学内容”不外乎从教参、课后习题中择用,学生对此可能会“水土不服”。很多教师可能都有这种想法:我们一直都这么教。“都这么教”并不说明学生会真正接受。“教学内容”需要“深加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其一,颠倒“教学内容”的顺序,像教学《孔乙己》一文,先从结尾一句“大约
8、孔乙己的确死了”教起,然后再引出其死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自然而然地导出孔乙己的性格了,这比常规的“教学内容”强多了;其二,大胆取舍,一课一得,阅读教学中,每篇文章的教学内容多如牛毛,让人眼花缭乱,与其“眉毛胡子一起抓”,不如抓住其中最为精彩的一点,把它讲清、讲细、讲透,让学生一次“学个够”;其三,在“教学内容”的加工过程中,凸显“我”的个性,把“我”的学识、阅历、能力等融会进去。其四,“加工”后的“教学内容”可以是“面目全非”,但万变不离其宗,别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教会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