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96628
大小:6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08
《及树楠古诗词鉴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辑(一)田园诗田园诗顾名思义是指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歌。这类诗歌,有的直接描写田园景色,有的勾勒劳动场面,有的刻画劳动者的生活情态。一般表达赞美劳动、讴歌自然、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厌恶官场、淡泊名利的主题。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篇章如“豳风•八月”实际就是田园诗。但正式被人称为田园诗的,则从晋代陶渊明的作品开始,陶是田园诗派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唐代诗人王维、储光羲,宋代诗人杨万里、范大成也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田园诗。鉴赏田园诗,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把握诗的总体构思;第二,要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2、;第三,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例诗1归田园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田园居》五首是陶渊明弃官归田第二年所写的一组诗,也是陶渊明的代表作,本篇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以明白如话的“田家语”叙述了作者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的体验和感受,写得极其亲切、朴实、自然。开头两句以通俗、简洁的语言交代了劳动地点、劳动对象和劳动缘由。“草盛豆苗稀”,作者十分坦诚地表明自己疏于农事,致使田里草多苗少,这是诗人真情的自然流露。三、四两句
3、具体写田间的劳作:理荒锄草,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然而,我们看到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却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图画,其中一个“兴”字,点明劳动的愉悦心情;“带月”二字,更烘托出农村黄昏时刻的美景。接着,诗人以白描的手法叙写“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劳动完了,要从多露的、长满草木的小路上回家,露水沾湿了衣裳,可见农事的劳累艰辛,但诗人既无埋怨,也无苦痛,而怀着一腔深情,直抒胸臆:“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看来诗人对露水打湿衣裳并不在意,只是盼着来年丰收的愿望得以实现,而自己“回归自然”的本也决不改变。总之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隐居田园,躬耕陇亩,淡泊名利的心情,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愉悦。陶诗的特点是朴素、通俗、自然。这些真切动人的诗句看起来毫不费力,却独具匠心。诗人如果没有亲身参加农业劳动的感受和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就不可能写出这样平易近人又充满浓烈生活气息的诗句来。例诗2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这是杨万里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它生动地表现了农村插秧劳作的情景。诗的头两句,以极其通俗
5、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全家老少齐上阵,有抛有接有拔有插,忙个不停。三、四句天公发威,大雨滂沱,而诗人别出心裁地把雨具“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新鲜独特,且暗示:插秧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农家儿女全副武装与天斗,与地斗,与雨斗,而“雨从头上湿到胛”又极写雨势之猛,插秧之急迫与艰辛。总之,前四句诗人以朴素通俗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紧张插秧劳动的图画。五、六句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分秒不能停。诗中的“
6、只不答”,不是对农妇的呼唤一声不吭,而是说没有答应她“歇半霎”的请求,更妙的是农夫还用别的话岔开:“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莳”指栽种,“匝”指完毕,这是说,秧苗刚种下,尚未挺拔,况且也没有种完,我怎么能歇得下?然后话题一转嘱咐妻子要管好小鹅小鸭,免得它们到田里糟蹋庄稼。真是时时尽力,事事操心,农家吃苦耐劳的品格,全部凝聚在这朴实的答话里。杨万里号诚斋,自创“诚斋体”,其特点是平易浅近,朴实清新,富于乐观幽默和诙谐风趣,善于表现人物情态和特定生活场景。他主张“万象毕来”“生擒活捉”,即努力用自己
7、的感官去体察,将自然风光和生活万象捕捉到笔端,然后活生生地表现出来。这首田园诗集中体现了“诚斋体”的特点和风格。•(二)哲理诗哲理诗是以揭示生活道理、事物本质和规律为主要目的的诗歌。哲理诗往往取材于生活琐事和自然景观,通过形象的描绘,寄寓深刻的哲理,读后令人沉思遐想,余味无穷。这类诗歌一般比较短小,形式灵活,手法多样,或景中含理,或以理入景,或把景情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手法上的不同,哲理诗可分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直接点出所说明的道理;二是不点出道理,而是通过形象或意境来暗示;三是通过描绘某种自然现象,把道理融
8、于其中。例诗1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首哲理诗,通过描写池塘有活水才清澈明净来说明不断接受新鲜事物的重要。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小小半亩方塘像一面打开的明镜,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说明池水是何等的明净清澈!这两句展示形象本身,能给人以美感。后两句引出哲理,是对池塘美的本质深入开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是代词,相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