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第二讲.ppt

世界地理第二讲.ppt

ID:50990032

大小:6.41 MB

页数:59页

时间:2020-03-16

世界地理第二讲.ppt_第1页
世界地理第二讲.ppt_第2页
世界地理第二讲.ppt_第3页
世界地理第二讲.ppt_第4页
世界地理第二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地理第二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世界气候陆丰市龙山中学2013.2.PMJ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日较差510152025300-5-10气温℃2468101224141618202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问:一天中,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问:一天中,陆地与海洋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出现的时间相同吗?一年中呢?比热不同最热月是7月气温的年变化510152025300-5-10气温℃123456127891011月份最冷月是1月北半球,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最高,月最低。7182气

2、温的年较差问:南半球呢?与北半球季节相反。问:气温的水平分布用什么表示?等温线图问:如何定义等温线?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内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等温线的特点1、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3、等温线呈闭合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是高温中心。EACBD问:读等温线图,判断低温中心、高温中心,温差最大的地方、最小的地方?单位:℃161620242832481220气温的分布问:从赤道到两极气温有何变化规律?从赤道到两极气

3、温逐渐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冬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AB一月气温分布图低高A地气温数值范围是,B的气温数值范围是。10-20℃0-10℃CD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七月气温分布图问:造成C、D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是什么?A、B两地呢?低高海陆位置如果a﹥b﹥c,则该地位于_____半球的_____季节;北夏季等温线图ABabc海洋陆地如果a﹤b﹤c,则该地位于_____半球的_____季节。南冬季AB10℃20℃0℃0℃0℃-10℃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海拔越高,气温越

4、低。1.A的气温数值范围是,B的气温数值范围是。2.试着判断出A地是地区。3.思考造成A、B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10-0℃10-20℃青藏高原地形的不同一、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1.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分布地势洋流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51015202

5、5300-5-10气温℃123456127891011月份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5281522262827201681绘制气温曲线图降水和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形成一定空气中可容纳水汽的量随气温升高而增加。而温度一定时,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达到一定量就会饱和。饱和状态下的空气如果气温下降,容纳不下的水汽就会溢出,附着在空气中的尘埃上,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不断碰撞增大,成为雨、雪、雹等降落到地面,即为降水。降水的形成条件:空气饱和时,气温降低;有凝结核;水滴增大到能够下降到地面。2.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6、:大气环流(气压低、风带)海陆位置(沿海、内陆)地形(迎风坡、背风坡)洋流(暖流、寒流)降水的四种类型问:你能否用降水的形成条件解释降水的四种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降水的分布降水的时间分布(降水的季节变化)问:我们当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如何?为什么?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属季风性气候,夏季多雨区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夏季多雨区冬季多雨区常年湿润区分布类型各月降水量都比较均匀123456127891011月份501001502002500降水量(毫米)罗马123456127891011月份501001502002

7、500降水量(毫米)新加坡123456127891011月份501001502002500降水量(毫米)伦敦123456127891011月份501001502002500降水量(毫米)开罗问:两地的降水量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该地降水量的特点是。该地降水量的特点是。全年多雨全年湿润全年少雨冬季多雨501001502002503000降水量(毫米)123456127891011月份月份123456789101112降水量(毫米)10152030358020015065402510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点拨:结合气压带、风

8、带的移动来理解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东南信风西南风西北风极地东风极地东风气压带和风带90°0°30°60°90°30°60°90°0°30°60°30°90°60°NS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全年少雨区全年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