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弹性和滞弹性ppt课件.ppt

粘弹性和滞弹性ppt课件.ppt

ID:50986964

大小:3.07 MB

页数:70页

时间:2020-03-16

粘弹性和滞弹性ppt课件.ppt_第1页
粘弹性和滞弹性ppt课件.ppt_第2页
粘弹性和滞弹性ppt课件.ppt_第3页
粘弹性和滞弹性ppt课件.ppt_第4页
粘弹性和滞弹性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粘弹性和滞弹性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弹性服从虎克定律,特点:受外力作用后,应力和应变之间呈线性关系,应力与应变随时保持同相位;应变与t无关。受力时,应变瞬时发生达到平衡值,除去外力,应变瞬时恢复(可逆)。§1-4粘弹性与滞弹性理想弹性固体1滞弹性实际上,绝大多数固体材料的弹性行为很难满足理想弹性行为。一般都表现出非理想弹性性质,即实际固体的应力与应变不是单值对应关系,往往有一个时间的滞后现象。无机固体和金属材料发生弹性形变时,应变落后于应力的行为,即与时间有关的弹性称为滞弹性。滞弹性的应变落后于应力,有一个时间的滞后滞弹性的应变不仅与应力有关,而且与时间有关,弹性模量也依赖于时间。

2、滞弹性体的应变在应力卸除后可以完全回复到原始形状和尺寸,只要经过充分长时间才能达到。它与不可能完全回复的非弹性体有明显的区别。2图l-11所示,当突然施加一应力σo于拉伸试样时,试样立即沿0A线产生瞬时应变Oa。如果低于材料的微量塑性变形抗力,则应变Oa只是材料总弹性应变OH中的一部分。应变aH只是在σo长期保持下逐渐产生的,aH对应的时间过程为图1-11中的ab曲线。卸载时,如果速度也比较大,则当应力下降为零时,只有应变eH部分立即消逝掉,而应变eO是在卸载后逐渐去除的,这部分应变对应的时间过程为图中的cd曲线。恒定应力σo3材料的滞弹性对仪器

3、仪表和精密机械中的重要传感元件的测量精度有很大影响,因此选用材料时需要考虑滞弹性问题。如长期受载的测力弹簧、薄膜传感器等。所选用材料的滞弹性较明显时,会使仪表精度不足,甚至无法使用。滞弹性在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高弹形变)中表现得比较明显。4粘性服从牛顿流动定律特点:受力作用后,应力与应变速率呈线性关系;受力时,应变随时间线性发展,外力去除后,应变不能回复。理想粘性液体5粘弹性材料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弹性和粘性同时存在的力学行为称为粘弹性。其特征是应变落后于应力,即应变对应力的响应不是瞬时完成的,需要通过一个弛豫过程。应力与应变的关系与时间有关。

4、粘弹性材料的力学性质与时间有关,具有力学松弛的特征。最典型的是高分子材料。一些非晶体,有时甚至多晶体,在比较小的应力时表现粘弹性现象。高分子材料常见的力学松弛现象:蠕变、应力松弛、滞后和内耗6蠕变:固定和T,随t增加而逐渐增大应力松弛:固定和T,随t增加而逐渐衰减滞后现象:在一定温度和和交变应力下,应变滞后于应力变化.力学损耗(内耗):的变化落后于的变化,发生滞后现象,则每一个循环都要消耗功,称为内耗.静态的粘弹性动态粘弹性(粘弹性)力学松弛具体表现:7一、蠕变1.定义蠕变是在一定的温度和较小的恒定应力(拉力、扭力或压力等)作用下,材

5、料的形变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增加的现象。如硬塑料的电缆、挂久的雨衣。若除掉外力,形变随时间变化而减小---称为蠕变回复软PVC丝砝码8e2+e3tee3e1e2e1线形非晶态聚合物在Tg以上单轴拉伸的典型蠕变及回复曲线普弹形变ε1高弹形变ε2粘性流动ε39图1理想弹性体(瞬时蠕变)普弹形变从分子运动的角度解释:材料受到外力的作用,链内的键长和键角立刻发生变化,产生的形变很小,我们称它普弹形变.(t)t(t)tt1t22.聚合物的蠕变现象从分子运动和变化的角度来看,蠕变过程分为:外力除去,立即完全回复a.普弹形变10图2理想高弹体推迟蠕变(t)

6、t(t)tt1t2(t)=0(t

7、结构材料的Tg远远高于室温高弹态1+2粘流态1+2+3存在永久形变②理想交联聚合物(不存在粘流态)形变:1+2线性非晶高聚物交联高聚物理想弹性体理想粘性体εt14e、蠕变的影响因素(1)温度:温度升高,蠕变速率增大,蠕变程度变大因为外力作用下,温度高使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松弛加快(2)外力作用大,蠕变大,蠕变速率高(同于温度的作用)(3)受力时间:受力时间延长,蠕变增大。t温度升高外力增大图5蠕变与,T的关系15温度过低远小于Tg,或外力太小,蠕变量很小,很慢,短时间内观察不出。T过高(>>Tg),或外力大,形变太快,也观察不出。

8、只有在适当的外力,温度在Tg以上不远时,才可以观察到完整的蠕变曲线。原因:因为链段可运动,但又有较大阻力——内摩擦力,因而只能较缓慢的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