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84328
大小:31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08
《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原理介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1引言 随着城市电网的发展和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6~66kV配电网过去普遍采用的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实需要了,随着电缆出线的增多,系统对地电容电流急剧增加为原来的10~100倍。为了限制电容电流,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补偿系统成为最主要的方式。当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补偿系统提供电感电流来自动补偿电容电流,使接地点电流迅速减小,并使故障相的恢复电压降低,达到熄弧不重燃的目的。 本文介绍了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曲线,利用这一原理制作的消弧线圈
2、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振动和噪声低,以及调节范围宽(从重载至额定负载)、谐波含量低、有功损耗小、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利用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原理制作的消弧线圈在配电系统正常运行时有高感抗,远离谐振点,在配电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快速地实现全补偿,限制电容电流,有效地熄灭电弧。 2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的拓扑结构 图1为一单相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的拓扑结构图,图2为其电路图。可控电抗器由两个等截面(截面极为A)、等长度(长度为L)的主铁芯Ⅰ、Ⅱ和为使电抗器电流正负半波对称的两个等截面、等长度的旁轭Ⅰ、Ⅱ组成
3、。为使主铁芯饱和,主铁芯的截面积小于旁轭截面。铁芯Ⅰ和旁轭Ⅰ、铁芯Ⅱ和旁轭Ⅱ、分别组成两条交流磁通φ~的回路,铁芯Ⅱ和旁轭Ⅱ组成直流磁通φ-的回路。每个铁芯柱上绕有总匝数为N的上、下两个绕组,每个绕组各有一个抽头,分别与晶闸管T1、T2相联,抽头比σ=2N2/N,N=2(N1+N2)。不同铁芯的上、下两个绕组交叉联接后并联至电网,续流二极管D跨接在两个绕组的交叉处。 图1可控电抗器的拓扑结构图 图2可控电抗器的电路图 3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假设晶闸管T1、T2和二极管D均为理想元件,则可
4、控电抗器有三种工作状态: 状态1:T1、T2关断,D导通; 状态2:T2、D关断,T1导通; 状态3: T1、D关断,T2导通。 如图3所示为电网电压u()与晶闸管触发角α之间的关系。 图3工作状态图 当晶闸管T1、T2关断时,可控电抗器处于空载状态。当电网电压处于正半波时,T1承受正向电压、T2承受反向电压。若T1触发导通,电源u经匝数为N2的绕组向电路提供直流控制电压和控制电流如图2所示,过渡到状态2的工作状态。同理,当T2在电网电压处于负半波(π<α≤2π)时,T2触发导
5、通,同样经N2绕组向电路提供同方向的直流控制电压和电流,可控电抗器按照:状态2—状态1—状态3—状态1—状态2的次序轮流切换。在电源的一个周期内,T1和轮流导通起到了全波整流的作用,二极管D在T1和T2导通和关断时起续流作用。 图4各工作状态下的等效电路 (a)状态1(b)状态2(c)状态3 改变导通角α,即可改变控制电流id产生的直流磁通大小,使铁芯的工作点随之改变,从而达到平滑调节电抗的目的。 4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的基本磁方程 假设两铁芯柱的磁动势分别为F1和F2,磁通分
6、别为Ф1和Φ2,每个铁芯柱绕组总电阻为R,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和图2、图4的等效电路图,可以推导出三种基本工作状态下的电磁方程。 式中 ic--控制电流;i--可控电抗器总电流。控制电压为 (6) 于是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的电压方程分别为 (7) (8) 由式(7)、(8)可得到图5所示的等效电路。显然u≥uc,对电抗器电流起决定作用的是电感,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α,即可改变电抗器的电感及其容量。 图5可控电抗器的等效电路 5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的调节特性
7、图6可控电抗器的调节特性 依据图5所示的可控电抗器的等效电路,可以得到如图6所示的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的调节特性。可控硅触发角α的工作范围为0˚~180˚,当α=0˚时,晶闸管T1、T2轮流导通近180˚,这时的激磁电流最大,磁路最饱和,故磁路磁阻最大,电抗器容量最大;随着α的增大,晶闸管T1、T2的导通时间,激磁电流、电抗器容量都将减小,磁路饱和度降低;当α=180˚时,晶闸管T1、T2截止,激磁电流为零,这时可控电抗器相当于一台空载运行的变压器,电抗器的容量亦最小。从图6可以看出,当α在20˚~150˚范
8、围内时,可控电抗器的调节性能是一段下降的直线,且在这段线性区间内,可控电抗器可在2~3个工频周期内投入80%的容量,可见其响应速度是很快的,在工程实际中,可控电抗器的调节容量一般也在20%~80%的范围内。6电容电流的实时检测 根据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原理制作的消弧线圈,应用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如果忽略对称三相系统的对地电阻,以A相电压作为参考变量,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