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11木构架做法ppt课件.ppt

中国建筑史11木构架做法ppt课件.ppt

ID:50975829

大小:7.08 MB

页数:53页

时间:2020-03-16

中国建筑史11木构架做法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国建筑史11木构架做法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国建筑史11木构架做法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国建筑史11木构架做法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国建筑史11木构架做法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11木构架做法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部分古代木构建筑特征1第一节清式建筑平面布局2(一)间——古代木构建筑平面空间结构的基本单元1.涵义(1)四柱之间的空间(2)两榀由柱梁组合的屋架加上联系的枋檩组成的空间(常用)2.优势(1)有极大的灵活性、适应性,可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各类建筑。(2)适宜不同气候,不同地理条件的要求图7.5“间”示意图一、单体建筑平面3(二)开间(面阔)我国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1.开间数:汉以前有奇数也有偶数的,汉以后多用十一以下的奇数。(1)民间建筑常用三、五开间(2)宫殿、庙宇、官署多用五、七开间

2、(3)十分隆重的用九开间,十一开间的建筑(仅西安唐大明宫含元殿、麟德殿遗址和北京清故宫太和殿三例)图7.18平面开间示意图42.开间的名称因位置不同而异,正中一间称为明间,其左、右侧的称次间,再外的称梢间,最外的称尽间,九开间以上的建筑则增加次间数。3.开间尺寸(1)各间面阔(即开间的尺度)在夏、商宫殿中都是相等的。(2)到南北朝时石窟中雕刻的建筑还有这种做法。后来中部各间相等,仅端部一间减窄。(3)在宋代建筑遗物和《营造法式》中,各间面阔有相等的;有当心间稍宽、次间较窄的;也有各间不匀的。(4)元以后也大体如此。图7.19平面开间名称示意图尽间梢间

3、次间明间次间梢间尽间5(三)步1.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2.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亦即前后檐柱间之水平距离。宋代,用建筑侧面间数或以屋架上的椽数来表示“通进深”,这时常简称为“进深”。清代各步距离相等,宋代有相等的,递增或递增以及不规则排列的。6(四)单体建筑“正式”与“杂式”(1)正式:在古建筑中,平面投影为长方形,屋顶为硬山、悬山、庑殿或歇山做法的砖木结构的建筑(2)杂式:其它形式的,常用作亭、榭、塔7图7.9合院式二、庭院式组群布局运用群体组织方式构成不同的功能利用,就单体建筑而言是没有

4、区别的。1.廊院式:以回廊围合成院,院子中间设主体殿堂(1)单核(2)多核2.合院式:由若干栋单体建筑和墙、廊围合而成(1)二合院(2)三合院(3)四合院图7.8廊院式(一)构成机制81.对称式:2.半对称式:3.不对称式:(二)组合方式9第二节台基、踏步、栏杆及铺地10一、台基房屋下面的底座,是整座建筑物的基础部分;分为普通台基和须弥座两类,一般房屋用单层,隆重殿堂用两层和三层。(一)台基的作用防水避潮:结构、生活稳固基础调适构图扩大体量调度空间等级标志独立建坛11图7.13台基示意图(二)台基的组成台明:台基的主体台阶:台基的踏步栏杆:台基的栏杆

5、—台基较高时设勾栏月台:台明的延伸—高等级的建筑才有12台明按样式分为1.普通台基(1)构件组成图7.14汉代台基图7.15台基示意图垂带石砚窝石象眼石垂带石:中线与明间檐柱中线重合象眼石:用三角石砌成的垂带石侧面砚窝石:埋在台阶地下,用以抵抗阶之推力13宋代,以石条为框,其间嵌砌条砖或虎皮石。清代,高为檐柱的15/100—20/100;地面铺砖,称为墁地,用条砖或方砖。(2)发展演变至少在商代已出现,全部用夯土筑成,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东汉画像砖中:台基用砖石包土;具备了压阑石、角柱和间柱,形制和后代已基本一致。南北朝至唐,侧面错砌(不同

6、颜色的条砖、贴表面有各种纹样的饰面砖或作连续的壶门。图7.15隋唐台基示意图图7.15汉代台基示意图142.须弥座由佛教演变而来,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形体较复杂的基座。最早实例:北朝石窟,形式很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的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后来渐渐出现莲瓣、卷草纹饰、力神、壶门等,造型日益复杂。唐代须弥座更加华丽,装饰性很强;五代、两宋、辽、金:壶门中佛像、伎乐人物雕刻更加细腻生动。元代起趋向简化,壶门及人物雕刻已不大使用。明清,束腰变矮,莲瓣肥厚,装饰多用植物或几何纹样。15图7.16宋式砖须弥座图7.17清式石须弥座宋式        清式层

7、次构成  分层多,9—12层  分层少,6层体量权衡  主次分明      无明显主体个别线脚不合理   线脚形式推敲合理格调韵味  秀挺、精细、洒脱  敦实、粗壮、庄重宋式和清式须弥座二者相比较:16二、踏道(一)阶梯形踏步1.起源:在新石器时期的半穴居建筑中即已使用,多由原生土中直接挖掘而成。2.材料:较早用夯土,亦用土坯(陕西岐山凤雏村)。3.构造:(1)踏跺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最早见于东汉的画像砖。(2)踏步的布置,可位于室内或室外,也可用单阶、双阶或多阶等形式。(3)踏的高宽比例一般是1:2,特殊情况下可1:1。4.如意踏步:不用垂带石只用

8、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它的形式比较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块堆砌成不规则形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