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学词典 (一).doc

岩溶学词典 (一).doc

ID:50946770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岩溶学词典 (一).doc_第1页
岩溶学词典 (一).doc_第2页
岩溶学词典 (一).doc_第3页
岩溶学词典 (一).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岩溶学词典 (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aerationzone,vadosezone[包气带]又称渗流带。丰水期地下水位以上、大气降水或地表水沿可溶岩的裂隙、管道运动的地带。此带水流常不具静水压力,且不连续。常形成近于垂直的洞穴。在局部非可溶岩层之上可形成上层滞水及相应的水平洞穴。    2、allogenicwater[外源水] 来源于非可溶岩地区进入岩溶区的水流。常具有较低的碳酸盐饱和指数,对岩溶地貌和洞穴的发育有特殊的作用。    3、aridregionkarst[干旱区岩溶] 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岩溶。干旱区降水量小,地面植被稀少,故地表地下岩溶微弱,一般只有溶痕、干谷等形态,且发育不完全。在热带干旱区,

2、因降雨后常跟随强烈的蒸发。    4、barekarst[裸露型岩溶] 缺少植物和土层覆盖,可溶岩裸露地表的地区所发育的岩溶。    5、blindvalley[盲谷] 岩溶地区沿有出口的地表河谷地表有常流河或间歇河,其水流消失在河谷末端陡壁下的落水洞中而转入地下河    6、bluehole[溶潭] 在可溶岩地区,成潭状或井状、水深较大的天然地下水露头。常年或仅雨季时出流,有的属承压性质。潭水常与地下河有关。源于深部缓流带的潭则受静水压力影响,地下水位高出附近水位。有的动态较稳定,受气候影响较小。    7、buriedkarst[埋藏型岩溶] 已成岩的非可溶性岩层之下的可溶岩类

3、岩层所发育的岩溶。这种岩溶一般不反映于地表。    8、calcareousplate[钙板] 由洞底片状薄层水流动时析出CaCO3形成的状似薄板的沉积物。    9、calcareoussinter[泉钙华] 由泉水沉积的石灰华。    10、calcareoustufa[石灰华] 又称钙华,是在地表由岩溶水沉积成的大孔隙性次生碳酸钙。其成因是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在适宜的环境下,且往往在植物作用影响下,导致碳酸盐过饱和沉积而成。有的可堆积成巨大的石灰华台地,如云南中甸的白水台。    11、cavebioticdeposit[洞穴生物堆积] 主要由动物粪便及骨骼所形成的

4、土状洞穴堆积物。常常成为洞内磷酸盐矿物的主要来源。在热带、亚热带的洞穴中甚为常见。    12、cavecollapsedeposit[洞穴崩塌物] 在洞内伴随岩溶作用过程从洞顶、洞壁、洞口崩塌的块石、碎石、角砾堆积物的通称。有时可和洞底的钙板、粘土混杂胶结成角砾岩。    13、cavecoral[石珊瑚] 在钟乳石和石笋的表面,由于毛细管水渗出而形成的状如珊瑚的碳酸钙沉积物。有的是由石膏组成。    14、caveflag[石旗] 由洞顶或内侧洞壁上连续性水流形成的一层薄而透亮的旗帜状CaCO3沉积物。    15、caveflower,popcorn[石花] 呈丛花状散布在洞

5、壁或其它洞穴堆积物表面的雾滴水少沉积。亦可因气温、湿度变化,产生密集的成簇状的凝结水珠所析出碳酸钙沉积形成。    16、cavelotus[石荷叶] 洞内水池表面的薄钙片。其下有倒圆锥形的“根”,伸至池底,是池水逐渐缓慢升高时沉积形成的。    17、cavepearl[穴珠] 直径0.1-10厘米的球状碳酸钙沉积物。具同心圆结构,核心常为小粒的燧石、砂或粘土。是碳酸钙在动荡的水下环境围绕某种核心不断沉淀而成。    18、caveshield[石盾] 又叫调色板(palette)。一种由上下两块平行的板组成的外形似盾状的洞穴次生碳酸钙沉积物。多出现于洞壁及洞顶。有时可见数盾连生

6、。石盾是由略具承压性质的裂隙水从裂口流出时形成的。从裂隙口开始,形成上下两个板面,并向外呈环形逐层生长。若流量较大,从石盾周缘裂口流出的水、或向下形成石钟乳,或石幔,并与盾面组成一种“圆顶蚊帐”的形态。石盾盾面可有各种产状,但受供水裂隙产状和渗透水压力大小控制。    19、cave,cavern[溶洞] 岩溶作用所形成的空洞的通称。而国外洞穴工作者则专指人可进入者。溶洞按成因可分为包气带洞、饱水带洞和深部承压带洞等。包气带洞的形成过程是:从裂隙、落水洞和竖井下渗的水,在包气带内,沿着各种构造面不断向下流动,同时扩大空间,从而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多样的洞穴。起初这样下渗的水所千百万的

7、溶洞,彼此是孤立的,随着溶洞的不扩大,水流不断集中,岩溶作用不断地进行,孤立的溶洞便逐渐沟通,这使许多小溶洞合并成为溶洞系统。饱水带洞是在饱水带内地下水面附近发育的溶洞,有的学者指现了此类洞穴有迷宫式展布,层面网状溶沟、洞顶悬吊岩和溶痕等特征。当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地下水面下降,洞穴脱离地下水位,就形成干溶洞。这时洞内有各种碳酸钙的化学沉积物。深部承压带洞则以分布较局限,并受裂隙、节理、层理等构造形迹控制为特征。成因不同的溶洞在展布形式,纵横断面特征,洞壁溶蚀侵蚀蚀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