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36124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6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理想的风筝(第二课时)实验小学曹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老师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3.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体会“我”对刘老师的爱戴和感激以及“我”内心深处难掩的思念之情。 4.紧扣课后习题,朗读品味,体会“泛”、“漾”等词的表达效果,领悟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笑对人生的生活态度和可贵精神,以及作者对他的深切思念。教学难点:对课文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的理解、感悟。课前花絮:同学们,我们先来观赏一段舞蹈---(欣赏《千手观音》。
2、)觉得这个舞蹈怎么样?(交流)他们都是既聋又哑的残疾人,很多人看了这个节目后不由自主的都伸出了大拇指。这是为什么呢?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很多残疾人,面对自己的体残表现得非常自卑,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一蹶不正。但,有些残疾人,他们却以顽强的毅力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成为了生活的强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当代著名作家苏叔阳写的——(生读课题)2.还记得课文主要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吗?(板书:笑谈丢腿写板书放风筝)二、紧扣“圆木棍”的三次细节描写,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深入感受和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1.上节课
3、,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篇课文是作者怀念自己初中的一位历史老师写下的文章。(出示图片)这位老师身有——(生:残疾),他的行走只能依靠一根——圆木拐杖。对于这根“圆木拐杖”,课文有四个地方对它进行了描写,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圆木拐杖”的句子,想想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2.学生交流(教师逐一出示四句相关语句)学习第一次出现“圆木拐杖”(第4节)出示: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1.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话,这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2.那么他是如何跟孩子们“笑谈丢腿”的?谁来读?出示:
4、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3.听了刘老师的这番解释,教室里腾起——(引读)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1)“腾”起可以看出----一个“笑”字写出了----透过这股幽默,你又体会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刘老师?(2)引读: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同时---(3)悟读,理解“酸涩”“尊敬”含
5、义(4)学生们对刘老师的这种感受是从心底里慢慢产生的,可以从句中的哪个字感受到?(5)多么微妙的情感变化呀!这就是细节描写。身体残疾,却总是那么乐观幽默。谁来学着刘老师的样子,笑谈自己丢腿的事?4.小结:刘老师就是用这根“圆木拐杖”撑起了他那残疾的身体,他也以乐观、幽默、坚强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学生。学习第二次出现“圆木拐杖”(第5节)出示: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1.这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在“写板书”时)2.(引读第一句话)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师,他
6、只靠着……(生: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请同学们用心读读这句话,看看刘老师上课时的哪些动作拨动了你的心弦?将它们圈出来,反复读读,说说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3.交流,品读感悟:(1)哪些动作拨动了你的心弦?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撑”、“离”、“急速地一转”等词感受到刘老师写板书时的艰难、很不容易(教师做几个转动的动作,让学生通过比较感悟刘老师写板书之艰难)。※结合学生回答相机引导感悟:这段话中连续3次用到了“转”字,他一次次艰难地转过去,转过来,从不嫌麻烦这里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坚强、敬
7、业、爱生、有着顽强的毅力)(2)指导读(多形式,层层递进读):(3)(出示,齐读):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学生开火车说话:这激动的心跳里有同学们的——,也同学们的---过渡: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第三句写“圆木拐杖”的句子就出现在——学习第三次出现“圆木拐杖”(第6--9节)出示: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1)指名读。(2)听了他的朗读,你眼前浮现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引导学生抓住:“笑着”、“叫着”、
8、“蹦跳着”理解)(3)指导朗读。(4)小结:从刘老师的神态、动作、喊声中我们真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