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31268
大小:5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6
《上海博物馆藏青铜镜文字部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战国四虎纹镜径12.2厘米,钮长1.3厘米,连钮厚1.3厘米,边厚0.8-0.87厘米,镜心最薄0.58厘米,边宽1.2厘米,重710克。桥形钮,三环钮座。整个镜背作四等分,饰四虎,纹饰规整,作高浮雕,虎耳耸起甚高,厚度已超过边缘。四虎横置于同一方向,头对准钮座,做噬咬状足皆有利爪,形体似扑跃姿势,尾部较小。横置的虎每头有七厘米长,在直径不足10厘米的内区,安排的非常妥帖。每头虎的尾部安置在后一虎的颈与前足间的空隙处。整个镜背留有很小的空间。空间不填任何纹饰,突出了主纹,虎颈有毛片,体躯上有精致的云雷纹,这是匠人精心设计。此镜相传于1948年河南洛阳金村出土,镜体厚重,镜面较平坦
2、,与通常的战国镜不同。纹饰和山西侯马出土铸青铜器的陶范纹饰颇相似,铸造年代不会晚于战国早期。相传大量的战国薄型镜,大多是战国中期铸品。此镜较早,代表了三晋地区的一种式样。镜边平直,面缘上所留存的四等分线出自陶范,可见此镜浇铸、脱范后未经任何加工。四虎纹镜的传世,使我们知道当时范铸技术已非常高超。二、战国三龙纹镜径16.4厘米,钮长1.5厘米,连钮厚1.3厘米,边厚0.59-0.65厘米,镜心最薄0.12厘米,边厚1.4厘米,重325克三弦钮,三角云纹钮座,外围凹弧形带一周。主纹为三虎,做浅浮雕,龙头居中,作回顾状,张口吐舌,龙角的线条向左连接一菱形回纹,体躯盘旋作蔓枝状,三龙之间蔓枝
3、相连,组成繁密的图案,空间以细点和雷纹为地。镜面平坦,狭缘上卷。龙作为纹饰起源很早。商代早期青铜器上的龙纹形象不太具体,商代中期已有比较明确的形象。在商代青铜器纹饰中,凡是蜿蜒形体躯的动物,都可归之于龙类。商到西周时代以爬行龙纹为主,除了少数有立体龙的装饰以外,一般平雕的纹饰只见龙的侧面形象。到了西周晚期以卷体回顾式龙纹维多,春秋、战国之际盛行卷龙纹和交龙纹,即龙的躯体做蜷曲状或是两龙相交状,这种纹饰比较粗壮的称蟠螭纹,较小作繁密式排列的称蟠虺纹。在战国青铜镜上,一般都是蟠螭纹,也就是形体比较大的龙,体部弯曲、盘旋。镜背上一般以三组到四组构成一个整体图案。这类题材的纹饰,在战国青铜镜
4、上曾流行一时,但在同一地区,不同工匠设计的图案,只能大致相同。湖南长沙容园864号战国墓出土的龙纹镜,粗看花纹形式与此镜相同,也是三组龙纹和菱形回纹,仔细看,结构就不尽相同了。三、战国三龙纹镜径16.7厘米,钮长1.4厘米,连钮厚1.15厘米,边厚0.54-0.59厘米,镜心最薄0.17厘米,边宽1.6厘米,重360克。三弦钮,截取菱形格的雷纹和细点纹作为钮座的地纹,外围浅凹弧形圆周,宽度为1.2厘米,外又有一圈极狭的复线。主要纹饰为三组蟠龙,龙头较小,张口,后顶处有一向下弯曲的角。蟠龙做盘旋环转之形,有不甚显著的双爪,两侧有复杂交连纹饰组成的变形龙翼。其主纹用0.2厘米均匀的狭线条
5、构成,地纹是雷纹和细点纹。整个构图线条活泼流畅,结构变化,得心应手,足见战国时代铸镜匠人技艺之高超。素平宽边上卷,镜体极薄,镜面平坦。这种形的蟠龙纹,在春秋晚期和战国早、中期的青铜器上都有发现,大多是文献中所记载的卷龙纹和交龙纹之类。这种纹饰的构图非常复杂,都是单体纠结或相互交缠,有的还有角。1955年湖南长沙侯家塘第13号战国墓曾出土过云纹地龙纹镜,与此镜形制、纹饰相似。四、战国三龙纹镜径15.9厘米,钮长1.1厘米,连钮厚0.7厘米,边厚0.33-0.4厘米,镜心最薄0.15厘米,边宽1厘米,重260克。三弦钮,弦纹圆钮座。主纹是三组龙纹作浅浮雕,每一组纹饰的龙,体躯纠结近似菱形
6、,长尾细屈而展开,略似凤尾形。其中,两龙尾上有燕形翼,而一龙尾则作花蒂状,颇为奇特。三龙皆一足而立,这显然是图案的有一种变形。地纹用勾连雷纹,间以极规则的细点。其范精雕细刻,实足惊人。镜面平坦,狭边上卷。这类龙纹在图案结构上为追逐式,线条流畅活泼。在战国镜中至今尚未出土过与此镜相同的纹饰。《岩窟藏镜》图43,细地纹三兽镜,地纹与此镜相同,主纹就是三条回顾的龙,龙尾部的装饰与此镜相同。据载此器为河南开封附近出土。一、战国三龙连弧纹镜径11.8厘米,钮长0.7厘米,连钮厚0.6厘米,边厚0.14-0.20厘米,镜心最薄0.14厘米,边宽0.85-1.55厘米,重120克双弦钮,三线圆钮座
7、。主纹是三蟠龙,空隙处填以菱纹组成的三角雷纹图案,并以细密的点纹作为边框,具有繁丽的效果。龙纹用实线表现,没有细部纹饰。以此,主纹和地纹构成了明显的对比。外围十二内向连弧作为镜缘,镜面平坦,镜边亦平整而薄,与楚镜的边式不同。龙纹的头居中,作回顾式,体躯盘旋,右而为龙之长尾,曲折而下垂,左面从龙腹部下伸出一条花枝,弯曲向下,形成对称图像。这类以连弧纹为镜缘的青铜镜,湖南长沙潘家坪第6号战国墓曾经出土。但此镜镜面上有青铜本色,未尽腐蚀,故当是中原地区的出土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