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毒病的识别与防.doc

辣椒病毒病的识别与防.doc

ID:50925895

大小:39.9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6

辣椒病毒病的识别与防.doc_第1页
辣椒病毒病的识别与防.doc_第2页
辣椒病毒病的识别与防.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辣椒病毒病的识别与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辣椒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腾冲县农业技术推广所叶坚达辣椒病毒病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是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危害极为严重,造成辣椒落叶、落花、落果,轻者减产20-30%,严重时损失50-60%,甚至绝收,极大地影响辣椒的生产。1、危害症状:辣椒病毒病由于病毒种类和辣椒抗性的不同,其症状表现也有所不同,主要症状有轻型花叶型、重型花叶型、黄化型、坏死型和畸形型5种。1.1轻型花叶型:病叶初现叶脉轻微褪绿,或浓、淡绿相间的斑驳,病株无明显畸形或矮化,不造成落叶,也无畸形叶片;1.2重型花叶型:病叶除褪绿出现斑驳外,还表现为叶脉皱缩畸形,叶面凹凸不平,或形成线形叶,生长缓慢

2、,果实瘦小并出现深浅不同的线斑,矮化严重;1.3黄化型:病叶叶片明显变黄,后期引起叶片脱落;1.4坏死型:病叶主脉呈褐色或黑色坏死,沿叶柄扩展到侧枝和主茎,出现系统坏死条斑,病部组织变褐坏死或表现为条斑、坏死斑驳、环斑和生长点枯死等;1.5畸形型:病株变形,出现畸形现象,如叶片变成线形叶(蕨叶),或植株矮小,分枝极多,呈丛枝状。在辣椒生产中,几种症状往往同时出现,引起落叶、落花、落果的“三落”现象,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2、病原:已报道的辣椒病毒病毒源有9种,包括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烟草蚀纹病毒、马铃薯X病毒、苜蓿花叶病毒、蚕豆萎蔫病

3、毒、烟草脆裂病毒,部分地区鉴定到辣椒轻微斑驳病毒。其中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是发病率高、分布广、危害最大的辣椒病毒病毒源。3、传播途径:辣椒病毒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昆虫传播,如蚜虫传播;另一是接触传播,如机械摩擦、人为接触传播。黄瓜花叶病毒主要是依靠昆虫(蚜虫)传播病毒,烟草花叶病毒主要靠机械摩擦、人为接触来传播,辣椒种子和土壤也能传播病毒,但不是主要传播途径。4、发病规律:腾冲县辣椒病毒病在田间的发生动态是,烟草花叶病毒发病较早,6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中下旬后黄瓜花叶病毒逐渐上升,7月下旬至8月中旬出现发病高峰,后期复合侵染造成更大危害。辣椒病毒

4、病发病与气候条件和蚜虫发生密度有关,在高温、干旱、日照强度过强的气候条件下,降低了辣椒抗病的能力,同时促进了蚜虫的发生、繁殖,导致辣椒病毒病严重发生;辣椒定植偏晚或栽植在地势低洼、土壤瘠薄的地块上发病较严重;多年连作,特别是与茄科蔬菜连作,地势低洼地发病最为严重;辣椒品种间的抗病性也不相同,一般尖辣椒发病率较低,甜椒发生率较高。5、防治方法:辣椒病毒病的防治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注重农业防治,及时消灭传毒媒介体(蚜虫),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5.1选用抗病品种:品种抗性差异明显,小尖辣椒抗病性最强,牛角椒次之,甜椒抗病性最差。5.2合理轮作:及时清洁田园

5、,可与葱蒜类、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进行3-4年轮作,避免重茬。5.3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覆盖地膜,适时定植,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5.4药剂防治:前期要加强蚜虫防治,减少传毒媒介,发病初期可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500倍液,隔7~10天左右喷洒1次,连续防治3~4次。2011年8月15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