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低温强霜冻对玉米的影响及规避风险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温强霜冻对玉米的影响及规避风险的思考低温强霜冻对玉米的影响及规避风险的思考甘国福姜有威摘要:2004年5月3〜4日,武威市遭遇了自有气象记录(195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低温强霜冻,正值幼苗期的玉米不但成灾血积人、受害程度重,而且幼苗恢复慢。受其影响玉米病情重、空秆多、秃顶长、穗粒数降低,成熟度较差、千粒重变幅人,产量较上年下降20.2%;成灾原因除与气象因子有关外,也与玉米播期偏早、冻后补种偏迟、种植密度偏高、丝黑穗病危害、带用管理质量不高有关;因冻死苗率高于45%以上并于5月10H前补种小早熟品种,补救减灾效应显著;作考提出的规避风险是:种植方式要调整、玉米播期要适宜、种植密度要合理
2、、玉米病害要综防、HI间管理要加强关键词:低温强霜冻;玉米成灾原因;补救措施效应;规避风险措施武威ill1800m以下的平川绿洲灌溉农业区,光、热、水、肥条件适宜春玉米生长。随着高产优质玉米品种的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和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的加人,2004年玉米播种血积匕达4.13)}hm2,占凉州、民勤、古浪三县区农作物播种血积的19.4%,是仅次于春小麦的第二大农作物,其产量的高低对玉米淀粉等轻化工业、农区养殖业及农民增收具有重要影响。2004年5月1H前全市连续几天气温高达29°C以上,其中4月27日最高气温达32.2°C,为丿力史最高值。从5月1日起气温突降,全市48h气温降幅
3、10°C以上,其中古浪县降幅16・3°C,凉州区降幅13.7°C。伴随着降温天气的出现,5月3日和4日全市境内又连续出现了强霜冻和低温冻害,气温最低达-5.6°C,地面最低温度降至-6.5°C。由于温度下降剧烈,加之玉米正值幼苗期,抗冻能力较差,致使茎叶细胞人量死亡,造成植株茎秆软化,叶片变褐菱蔦,匍匐地血。降温Z快、温差Z人、时间Z长和对玉米危害之重都是丿力史罕见。10月1日的早霜冻亦对玉米果穗成熟及产量有较人影响。研究低温强霜冻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及其发生原因,探讨补救措施的减灾效应,思考规避风险的措施,对优势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低温强霜冻对玉米生产的影响1.1对玉米生长的影响1.
4、1.1成灾面积人、受害程度重据灾后调杳,我市引黄提灌区、冷凉河灌区、平川井灌区、沿沙井灌区的4.13Jjhm2玉米均受冻害。其屮地上茎叶全部受冻枯萎的重害[H民勤县占调杳山块的78%,凉州区占调杳山块的59.8%,古浪县占调查血积的76.5%。1.1.2幼苗恢复慢,生长发育缓慢据5月9日市农技屮心对凉州区10个乡镇21个村123块玉米EQ调查,平川井灌区受冻苗变绿、叶片已展开,恢复成活率在80%以上的地块占调杳tn块的37.5%,恢复成活率在50%〜80%的地块占调杳HI块的34.4%,恢复成活率在30%〜50%的地块占调杳CD块的10.9%,恢复成活率在30%以下的地块占调杳IU块的1
5、7.2%;冷凉灌区受冻苗变绿、叶片12展开,恢复成活率在80%以上的地块占调杳[□块的75.6%,询未恢复成活的地块占调杳山块的7.7%,不能恢复成活的地块占调杳山块的16.7%o叶片变绿已展开和正在展开的苗中,半叶至1叶1心苗占调查苗总数的66.5%,2叶1心苗占调查苗总数的19.8%,3叶1心苗占调查苗总数的10.2%,4叶1心苗占调査苗总数的3.5%。1.1.3抗病性降低,丝黑穗病加重低温强霜冻不但严重影响了玉米生长发育,而且有利于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凉州区玉米丝黑穗病平均发病率6.7%,其小城郊乡镇高达14.6%。重发区的和平镇牌楼村玉米丝黑穗病病[□率97.6%,平均病株率16
6、.1%,病株率在25%以上的F0块占24.4%,个别重发FT1高达60%。金羊镇五一•村玉米丝黑穗病病FT1率100%,平均病株率17.4%,病株率在25%以上田块占25.0%,个别重发田高达42%。1.2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据玉米收获前对不同生态区、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的玉米田的多点抽样测产,2004年全市玉米平均产量7624.5kg/hm2,较2003年的9547.5kg/hm2减产20.2%。其中单种玉米平均产量9982.5kg/hm2,较2003年的12396.0kg/hm2减产19.4%;带山玉米平均产量5370.0kg/hm2,较2003年的7107.0kg/hm2减产24.4
7、%。1.2.1玉米空秆多、成穗数下降据8月屮、下旬对凉州、民勤、古浪3县区29乡镇378块41.5hm2玉米01的调杳,全市玉米平均空秆率为9.9%。据玉米收获前抽样调杳,全市玉米平均成穗数为67950穗/hm2,较2003年下降4.8%,其屮带皿玉米平均成穗数为54823穗/hm2,较2003年下降5.7%。1.2.2秃顶率高、穗粒数降低据调杳,2004年玉米秃顶明显增加,穗粒数显著降低。平均秃顶率18.8%,秃顶长度4.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