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写作格式.ppt

科研论文写作格式.ppt

ID:50918389

大小:88.0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15

科研论文写作格式.ppt_第1页
科研论文写作格式.ppt_第2页
科研论文写作格式.ppt_第3页
科研论文写作格式.ppt_第4页
科研论文写作格式.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研论文写作格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技论文写作格式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柯国军题目作者(作者单位,省市邮编)摘要:(150~300字)关键词:不超过5个,关键之间用“;”引言1.试验原材料2.试验方法3.试验结果及分析4.结论参考文献根据《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科技报告编写规则》GB/T7713.3—2009进行。土木工程材料类论文正文1.何为高性能混凝土?1.3日本大多数学者及工业界的观点●高强、超高强;●高流态。1.4中国学者主流观点●高耐久性;●高体积稳定性(低干缩、低徐变、低温度变形和高弹性模量);●适当的高抗压强度(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不倒缩);●良好的工作

2、性(高流动性、高粘聚性、自密实性)。2.高性能混凝土的实现途径2.1采用优质原材料1.水泥水泥可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为了实现高性能混凝的高强及超高强,国外开始研制和应用球状水泥、调粒水泥和活化水泥等水泥。2.骨料细骨料可采用河砂和人工砂,粗骨料应选用表面粗糙、强度高的骨料,如砂岩、安山岩、石英斑岩、石灰岩和玄武岩等。2.高性能混凝土的实现途径2.1采用优质原材料3.矿物掺合料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必须掺入细或超细的活性掺合料,如硅灰、磨细矿渣、优质粉煤灰和沸石粉等。它们填充在毛细孔中形成细观的紧密体系,同时可改善骨料界面结构,提高界面粘结强度。2.高性能混凝土的

3、实现途径2.1采用优质原材料4.高效减水剂配制高性能混凝必须掺入高效减水剂,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水与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总和重量比),典型的高效减水剂有萘系、三聚氰胺系、树脂系高效减水剂和改性木钙系高效减水剂等四类。目前多数高效减水剂存在坍落度损失较大等问题。2.高性能混凝土的实现途径2.2确定合理的配合比1.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120~160kg,胶凝材料总量500~600kg。掺合料一般等量取代水泥10%~25%。2.水胶比小于0.4,目前最低已达到0.22~0.25。3.高效减水剂掺量0.8%~1.5%。2.高性能混凝土的实现途径2.2确定合理的配合比4

4、.砂率34%~44%随混凝土强度的增高,砂率呈减小的趁势,28d抗压强度为60~120MPa的高性能混凝土,砂率多为34%~44%,当强度为80~100MPa时,砂率主要集中在38%~42%之间。5.粗骨料体积含量0.4m3左右,最大粒径一般为10~25mm。2.高性能混凝土的实现途径2.3合理的施工工艺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泵送施工(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一般为18~22cm),高频振动。3.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3.1自密实性高性能混凝土掺入了高效减水剂,流动性好,同时配合比通常需经反复配制而得到,抗离析性高,从而具有较优异的填充性和自密实性。3.2体积稳定性高性能混凝

5、土的体积稳定性较高,弹性模量高、收缩和徐变小、温度变形小。普通强度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为20~25GPa,而高性能混凝土可达40~45GPa。90d龄期的干缩值可低于0.04%。3.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3.3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较快,而后期强度的增长率却低于普通强度混凝土,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较高强混凝土有明显增加。目前28d抗压强度可达到200~230MPa,平均抗压强度介于100~120MPa。3.4水化热虽然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大,但因其水灰比较低,会较早地终止水化反应,因此水化热总量并不高。3.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3.5收缩和徐变高性能混凝土的总

6、收缩量与其强度成反比,强度越高总收缩量越小。但早期收缩率随着早期强度的提高而增大。相对湿度和环境温度仍然是影响高性能混凝土收缩性能的两个重要因素。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变形显著地低于普通混凝土,在徐变总量中,干燥徐变值的减少更为显著,基本徐变仅略有降低。而干燥徐变与基本徐变的比值则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降低。3.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3.6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致密的细观结构,其抗冻性、抗渗性、抗化学腐蚀性和CI-渗透率明显高于普能混凝土。另外,因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入的活性掺合料能抑制碱骨料反应,其抵抗碱骨料反应的能力明显强于普通混凝土。3.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3.7耐火性

7、高性能混凝土密实度高,遇高温时水泥水化产物分解出的自由水不易很快地从毛细孔中排出,从而引起爆裂、剥落。因此高性能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不及普通混凝土。为克服这一缺陷,可在混凝土中掺入有机纤维,在高温条件下混凝土中的纤维会熔化挥发,形成释放蒸汽的通道,达到改善耐高温性能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