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10685
大小:42.9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5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说话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赤湖中心学校李荣平 古人云: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语文课程标准》中又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求学生会说话。说话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每个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与人交往,学校课堂上与老师的交流,课余与同学的交流,在家与家长的交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1.从读入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是语言训练最简单的方式。通过
2、朗读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遣词造句能力,说话能力。小学语文大纲对读做了明确的要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首先,要说普通话,汉字读音要正确。其次,做到“五不”,即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第三,要会读轻声。如:“的”、“地”、“得”、“着”、“了”、“过”。第四,有些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或不同的词语中变音变调。例如:一(yì)群,一(yí)件,不(bù)好,不(bú)是。这些变调在我们说话时基本要掌握。又如“啊”受到它前一音节收尾音的影响会产生连音音变,读音时应有种种变化,有时读“呀”、“哇”、“哪”,还有时
3、发“nga”、“ra”的音。掌握了这些最基本的知识,学生就能正确流利地进行朗读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再给学生讲解、示范用声音表情达意的规律:停顿、快慢、高低、轻重、语调。如:强调特殊含义的或者表示感情变化的要多停一会儿。表示兴奋、喜悦、活泼、明快的情绪,声音要高些、快些,表示沉痛、悲愤、安静、迟疑的情态,声音要低些、慢些。朗读并不是简单的念字现象,而是一个有着复杂的心理、生理变化的驾驭语言的过程,是一个语言艺术再创作的过程。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是口语训练的起步,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常读好文章,可以帮助学生吸取人
4、类语言精华,积累好词佳句、精彩的语段,开拓思维,确切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2、明确“说”的要求为了保障“说话”的训练符合规范并且有序地进行,结合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不同年级的具体的说话训练标准,我对学生提出了如下要求:2.1语音标准.要求学生说普通话。2.2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要求学生吐字清楚,让听者听清、听准。2.3节奏快慢适度。主要是纠正两种坏毛病,即“慢吞吞式”和“开机关枪”式。2.4重音得当。要求说话时语调要富于变化,避免平平淡
5、淡。如果学生达到了这些基本要求,就可以说教师完成了其基本的说话的教学任务,但我们不能停留在同一高度。因此,我对一些说话能力较强的学生又提出了如下要求:2.5内容集中。说话要突出中心,忌过于简单或过于罗嗦,没有主次详略。2.6条理清楚。要围绕中心说明几个问题。2.7语言生动。适当运用学过的修辞方法,把语言表达得生动形象,使人爱听。3、创造“说”的条件学生明确了“说”的要求,掌握了“说”的标准,有了强烈的说的愿望和积极性,我就利用多种机会,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进行说的练习。3.1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师最常见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
6、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提问形式和方法应灵活多变。针对小学生胆量小,那么在课堂上通常用委婉、童趣的语言提问,我问你答更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可指定学生单个回答,可分组讨论回答,其中较多的使用师生之间插话式回答。运用这种方法讨论问题,学生顾虑少,放得开。低年级学生只要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就相当不错了。即使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够好,老师也要及时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提问是循序渐进地锻炼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高年的学生,我
7、们提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必须经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才能得出结论,这样学生一方面要思考内容,一方面要组织语言,可谓一举两得,也正是素质教育所要体现的。在课上让要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老师不能让机会总光顾活跃者,应适当留一部分机会给那些想说却又不敢说的学生。这种学生有些是因为自卑,有些生性腼腆,他们从来不主动举手,老师可以用一个微笑或某个动作鼓励他们,帮他们建立自信心。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说话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3.2看图说话。结合课本插图,引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运用学生自己已掌握的词句表达,在此基础上
8、,把完整图意用自己的话较完整地说出来,达到由看到说的过渡和提高。首先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图中的景物,使学生初步懂得图的大意,觉得有话可说;其次,结合图下文字说明,做到图文并用,进一步了解图意。再次,引导学生逐一仔细观察,诱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边诱导边及时让学生发言,做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