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867254
大小:25.33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15
《初中地理优秀说课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地理优秀说课稿 初中地理优秀说课稿一 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人是一切社会的主体,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关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长的这个结论,学生已了解,但是如何准确、科学的表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远远不够,本章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了有关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识,为今后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人口的增长、分布及人口问题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习本章各部分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世界人口
2、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 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意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性,并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教学难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3人口问题及对策。 ●说教法 以"读图+练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充分利
3、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创设情境、启发,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另外本节内容主要运用课件来讲述,集录像、图表于一身,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更易于接受。 ●说学法 读图分析、推理、比较、讨论、辩论,从量到质地认识和理解世界人口状况。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六个环节,分别是问题--设疑、讨论--辨析、归纳--总结、演绎--巩固、迁移--深化、升华--结束。 第一环节我用视频《复活节岛》的故事引入,从感观上吸引学生,激发探求新知识的好奇心理。 第二环节从认读数字6500000000入手,通过以下活动了解世界人口。 一、资料分析。 培养学生运用文字材料,分析问题、总结问题
4、、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计算讨论。 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从感观上感受到人口的增加,并培养他们分析、总结的能力。 三、情景表演。 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人口的增长给人类带来的种种问题。 四、换位思考。 让学生换位成国家人口政策的宣传员,设计宣传语和宣传画。 这样培养了他们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绘画能力。 五、读图分析。 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综合地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三环节我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 第四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答题兴趣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用竞赛的方式进行练习,并对答对的同学进行奖励。 第五环节我安排了两项作业 一、我家的人口
5、 二、家乡的人口分布情况调查 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最后我用激情和语言结束全课,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并播放动画《梦》,呼吁希望这个可怕的梦不会成为现实! 初中地理优秀说课稿二 今天我要说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节印度。 我认为说课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环节进行。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做以下的分析 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条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教材集中反映了印度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围绕环境——资源——人口这一主线,阐明了人地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区域
6、地理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目标1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及人口问题;2掌握印度地形和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了解印度的工业概况。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对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的学习,初步学会对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印度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懂得人类必须自觉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一是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 二是印度的农作物分布及其与
7、地形气候的关系。 本节教材的难点是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分析,我确定这个难点的依据一是造成水旱灾害的原因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本身就是很复杂的问题。 二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较差,难以将诸多的地理因素综合在一起,得出结论。 重点和难点已经确定,怎样处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 本节课我将用两个课时讲解,详讲的内容是印度的人口问题、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法的选择要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