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859075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8
《青年教师师德内化机制建设的对策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青年教师师德内化机制建设的对策研究[论文摘要]文章在对青年教师师徳内化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青年教师师徳内化机制建立的建设性意见,例如营造尊师重道的校园氛围,关心教师成长,加强师徳理论与实践教疔等,通过制度建设和载体运用,增强青年教师从业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幸福感,从而白觉将师徳师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论文关键词]青年教师师徳内化内化指个体将“外显知识”转化为“内隐知识”的过程。青年教师师徳的内化是指青年教师通过教书冇人的职业活动,在校园环境屮逐步形成对师徳规范的自觉认同,
2、激发起师徳情感,形成师徳意志,故终使师徳成为教师的白觉童识的过稈。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在忖前形势下,如何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冇和培养,使他们成为师徳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力量已成为各级备类学校发展屮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当前的青年教师师徳建设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外部约束机制的建立,更应侧重对师徳内化机制的研究,通过制度建设、活动的开展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发展氛伟I,从而增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幸福感和荣誉感,努力使青年教师将遵守师徳师范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一、建立
3、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内化机制的必要性分析(一)师徳优化的根木在于师徳的内化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指出,内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木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师徳作为教师从业的道徳规范,只有被教师所认同,才能内化为自觉的道徳要求。因此,在青年教师师徳建设工作屮,一方面要加强外部制约机制的建设,但更重要的还是应加强师徳内化机制的研究,从而进一步增强外部制约机制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内外结合全方位的努力来促进师徳建设。(二)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造就了教师职业道徳的特
4、殊性。教书冇人是教师职业中的应有Z意,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徳不仅具侑其他职业道徳规范的共同特点,即作为对从业者从业行为进行约朿的规范,保证从业行为被限定在法律和行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同时教师的道徳还是教冇内容的重要纽•成部分,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样的前提下,只有教师真正理解并认同木行业的职业道徳规范,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内心感受,才能使自身工作屮的徳冇部分得到真正地落实,才能使教冇教学效果充分实现,而这些仅仅靠外部的约束力量是不可能达到的。二、高校青年教师师健内化机制建立的设想(一)营造
5、尊师重道的校园氛围是师徳内化的前提条件1•学校要充分尊重教师的权利。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导因素应受到充分的尊重。首先,高校对于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及高校自身关于教师权利、待遇等方面的政策要落到实处。其次,高校领导要做尊重教师的表率。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殿堂,在象牙塔屮知识理应受到尊重。高校领导的少份是高校的管理者,是服务于教师和广大学生的公仆,决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官僚。如果高校的领导不尊重教师,仅仅将教师视为发号施令的对象,那将是教疔的悲哀。教师是育人者,尊重学生是教师应恪守的道徳规范2—,而尊重教师
6、则超师徳存在的前提。拥有爱才能给予爱,同样道理,被尊重才能给予尊重。青年教师刚刚登上讲台,对教冇事业处于认识和适应期,对未来抱有无限的憧憬,在这一关键时期,能否得到尊重将影响他们的教冇观,进而影响高等教冇的未来。2.在校园文化建设屮强化尊师内容。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是教冇效果实现的一个重要前提。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屮贯彻尊师的内容,引导学生尊重教师,从而促进教师油然而生对学生的挚爱和对教育的责任,将师徳要求内化为教书冇人的实际行动。高校屮,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
7、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师徳建设屮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注重硬环境的建设。高校要在校园规划布局过程屮,充分考虑到师徳建设的内容,在建筑设计和景观布局上体现尊师的意蕴。在教学楼环境的布置上,要渗透尊师的内容,使学生身在其屮,自然而然体会到师徳的高询、师爱的伟大,汕然而生对教师的敬意,同时也能够使教师时时体会责任的重大。另一方血,加强软环境的营造。在L1常校园文化活动屮加强对师徳典型的宣传;开展师生共同参加的科技活动、文化活动,在教学相长的过稈中增进师生感情;利用教师节等特殊节口开展
8、尊师感恩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屮强化尊师内容要形成长效机制,而不能心血来潮,应一时只需。例如,可以每年设立将9月设为尊师活动月,抓住教师节的契机开展活动,营造大学校园中的尊师氛围。(二)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师徳内化的核心内容1.落实导师制。导师制,即为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配备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导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虽已走上工作岗位,获得了教师的称谓,但从初入教学科研之门的意义上来讲,他们还是学生,需要导师的引领和帮助,以便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