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8584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21
《建筑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常见问题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常见问题浅析-结构理论摘要:抗震加固方法、加固的技术措施如何应用?用什么方法进行抗震加固能够做到技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简便、满足使用要求?了解和掌握结构加固分析的基本原则尤为重要,本文对抗震加固的常见问题加以讨论分析。关键词:抗震鉴定抗震加固抗震加固原则 地震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为此对地震区的新建房屋必须搞好抗震设计,对未考虑抗震设防的已建房屋则应进行抗震鉴定建筑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常见问题浅析-结构理论摘要:抗震加固方法、加固的技术措施如何应用?用什么方法进行抗震加固能够做到技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2、、施工简便、满足使用要求?了解和掌握结构加固分析的基本原则尤为重要,本文对抗震加固的常见问题加以讨论分析。关键词:抗震鉴定抗震加固抗震加固原则 地震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为此对地震区的新建房屋必须搞好抗震设计,对未考虑抗震设防的已建房屋则应进行抗震鉴定建筑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常见问题浅析-结构理论摘要:抗震加固方法、加固的技术措施如何应用?用什么方法进行抗震加固能够做到技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简便、满足使用要求?了解和掌握结构加固分析的基本原则尤为重要,本文对抗震加固的常见问题加以讨论分析。关键词:抗震鉴定抗震加固抗震加固
3、原则 地震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为此对地震区的新建房屋必须搞好抗震设计,对未考虑抗震设防的已建房屋则应进行抗震鉴定,达不到要求的应采取有效抗震加固措施。实践证明,震前对缺乏抗震能力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可以大大减轻地震灾害。 在结构的抗震加固中,需要重视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问题;需要重视在大震下具有保证结构或构件延性的措施;需要重视地震荷载为反复作用,它具有使构件的受弯或拉压方向发生改变的特点。另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每个质点都产生显著地水平加速度,并由此产生水平惯性力,结构承载的矛盾由平时的竖向转变为地震时的水平向。所以
4、抗震加固并不是简单地将静力加固方法直接应用在抗震加固中,需要设计人员了解和掌握结构抗震加固分析的基本原则、方法。 一、抗震结构加固原则 1、先鉴定后加固的原则 我国目前进行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主要技术法规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等。抗震加固设计前,必须对现有建筑进行抗震鉴定,依据鉴定结果,确定加固设计的内容和范围;抗震鉴定是抗震加固的前提。对未进行抗震鉴定
5、的建筑进行加固是缺乏基本依据的,盲目的、不安全的。 2.加固方案的优化原则 根据抗震鉴定结果,进行方案比较、综合确定处理好加固方案,使之最优化。方案比较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确定是采取房屋整体加固还是局部区段或是部分构件加固。b、确定采取内加固或是外加固。内、外加固需要在建筑内或外侧增加不同数量的构造柱、圈梁,以及保证构造柱、圈梁和抗震墙体协同工作的拉杆。外加固方法对内部使用影响较小,但对建筑立面造型影响较大,多用于住宅楼;内加固法与之相反,一般适用于公共建筑,特别是临街建筑;c、加固后结构的质量、刚度、承载力和变形都
6、发生变化,当采用以提高承载力为主的方案时,要使承载力的提高超过因质量、刚度加大导致地震作用的加大;当采用提高变形能力为主的方案时,要衡量现有承载力是否达到相应的最低要求。d、抗震加固方案要对加固处理与损伤原结构的利害加以比较,减少对原结构承载能力的损伤,应尽量保留和利用原有的结构和构件,避免不必要的拆除和更换。保留部分要保证其安全性和耐久性;e、应考虑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从设计和施工组织上采取有效措施,尽量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停工、停产,尽可能不影响或少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f、加固设计在可能的条件考虑建筑美观,结合立面造型和室
7、内装修,进行必要的建筑艺术处理,尽量避免遗留加固的痕迹。g、加固施工往往是在荷载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如设置临时支撑,进行卸载处理等,防止和避免在加固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 3、加固布置的合理性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原则 结合相关规范掌握各种特种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把结构分析的结果作为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设计的基本要求得到满足,又要使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中未考虑、无法虑的因素和不足,能够通过构造措施得到满足。 a、规则性治理,抗震设计中力求降低扭转作用,当原结构沿高度和平面的构件、刚度等分布符合规则性要求时,新
8、增构件的布置要保持原有的规则性;当原有结构在某方向不符合规则性要求时,新增构件布置应尽量减小和消除不规则形。使结构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尽量接近。b、理顺地震作用的传递途径。保持原有的合理的传递途径,利用新增构件改变结构不合理的传递途径,消除减轻原结构传递途径的缺陷。c、抗震薄弱层的复核。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