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853747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5
《1957年资料8 针灸治疗疟疾50例的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957年资料8针灸治疗疟疾50例的疗效观察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针灸治疗疟疾50例的疗效观察苏北人民医院内科蔡戟本院内科自1956年6月底起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针灸科技术的指导及实习医师的协助,掀起了学习针灸的高潮,初步用针刺的方法来治疗疟疾,迄今5个多月,共治疗了50例疟疾患者(全部住院),均得治愈。回溯在幵始学习针刺之初,曾请针灸科医师会诊,作典型示范,观模手法,然后才由内科医师及实习医
2、师掌握治疗技术,为患者针治,所用的针为合金制的毫针及錠针两种,施针前先对病员进行教育,说明针灸的好处及有酸胀麻等感觉,先取得病员的同意与合作,然后施针。现将本科常用的几个穴位介绍于下:主穴:大椎、陶道、合谷(双);配穴:间使、后谿、中脫、足三里。针刺的时机,若是发作口则系依据历代医学家一致的认识,采取疟疾发作前1-2小时施针及间歇日亦施针一次的方法,但在间歇日施针的时间无规定,本科在每一个阶段,是采取每天施针一次的方法,因病房工作忙,往往未能准确做到在疟疾发作前1-2小时的施针,发展到后来进行每天针二次,连针二天的疗法,第一次约系在发作前
3、1—2小时,以后第二、三、四次则无规定的时间。进针时病人采取侧卧位或坐位,皮肤用酒精棉球消毒后,即用已经消毒的针刺入,一般针刺的方向是与皮肤成垂直形,用捻转法或配以刺入捻进法将针刺入,深约2-3厘米,病人有酸胀重或麻的感觉;针刺陶道这一穴位时,往往病人诉说有酸热感,从上往下窜至下方六、七胸椎处,针刺后不久,在针刺处的周围皮肤上约有一厘米直径大小的潮红圆晕局部反应。留针观察的时间,15-20或30分钟不等,然后轻捻慢提地将针拔出,针拔出后用酒精棉球在皮肤针孔处轻揉数次,如有出血则按压移吋之后再令病人休息。施行针刺治疗的对象,在50病例中,全
4、部为住院病人(门诊病人未统计在内)年龄在17岁至66岁间,男性患者37例(占74%),女性患者13例(占26%),绝大部份为年轻少壮的机关干部及青年学生,仅有少数为家庭妇女,除一例系三H疟外,其余49例均为间日疟,绝大多数系间U发作,有3例系每发作,只有1例为不定时发作,在院施行针刺治疗前曾经有过1-5次不等的发作,其中大多数系曾发作过二次或三次者针刺前均经急诊室、病房或门诊部化验室检查,在血液涂片屮找到疟原虫一次以上,间或竟至三、四次者,入院后的病人给予内科护理常规,在施行针刺治疗前并未服任何中西治疗疟疾的药物。我们观察的结果,针刺治疗
5、后有32例症状即完全消失,未续发作(占64%),有6例曾续发一次,后继续针刺即停止发作(12%),2例曾续发二次,后继续针刺停止发作(4%),总结以上病例完全施用针刺控制发作者有40例(占80%),针刺后有3例续发一次,其中改服奎宁治疗者二例,改服氯化奎宁治疗者四例,针刺后有…例曾续发三次,亦改服氯化奎宁治疗。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用奎宁或氯化奎宁者不能说明针刺无效,主要为未继续坚持针刺疗法。50病例中有1例(编号第13号),曾续发二次,坚持用针刺治疗,终于用针刺治疗四次(四天)而愈,可见针刺治疗疟疾是有其一定的效果。针刺数次后疟原虫是否即
6、在血液中(涂片检查)消失?本院因人手不足,仅复查22例,一般在针刺1—4次后疟原虫即不复在血中找见。关于理疗问题般病例均针刺3-5次,对控制疟疾之发作收效比较显著,症状完全消失较快者针刺三次,亦有四次或五次者,个别病例因针刺后继续发作之次数较多,或发现疟原山在血液涂片中消失迟钝,则继续针刺六次或七次,实践到后來釆取每天针二次,连针二天,共针四次的方法,效果史觉明显。50病例中连并发症在内,平均住院H期为5.48天。在整个针刺过程中,虽然我们系属初次学习,但无一例发生感染或其他意外,亦无不良反应,惟有个别病员怕痛,不肯坚持针刺治疗,儿经说明
7、,终属无效,乃不得不改用药物治疗。观察至本文脱稿时为止,时间约5个多月,据不完全的追踪统计,一般病员健康状态良好,未再复发,其中有本院工地建筑工人及护士出院后照常工作,观察2—4个多月未见复发,尚有一本院职工,终H户外劳动,东奔西跑,观察三个多月亦未见复发,惟有一病例出院后九U即复发,但此属少数,因病例尚少,观察时间尚不足,复发问题,目前尚未能即下结论。(本文发表在1957年8期第421页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