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高层空间构成模式的研究方法(二)

建筑物高层空间构成模式的研究方法(二)

ID:508506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21

建筑物高层空间构成模式的研究方法(二)_第1页
建筑物高层空间构成模式的研究方法(二)_第2页
建筑物高层空间构成模式的研究方法(二)_第3页
建筑物高层空间构成模式的研究方法(二)_第4页
建筑物高层空间构成模式的研究方法(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物高层空间构成模式的研究方法(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物高层空间构成模式的研究方法(二)-结构理论 80年代以后,中庭空间开始应用于高层办公建筑。受高层旅馆的影响,一些办公大楼为了追求气派和空间变化,便在入口处附设一个中庭,如芝加哥的“第一国家广场3号大厦”(ThreeFirstNationalPlaza,1981,SOM)、体斯敦的“共和银行中心大厦”(NationsBankCenter,1984,J.BurgeeandP.Johnson)等等。而随着人们环境观念的增强,以及各国政府对由于在办公楼内长时间从事VDT操作,所引发的情绪紧张,视觉疲劳和心理上的孤独感等“办公室综合症”的关注,高层办公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也越

2、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提供自然化的休息空间和改善封闭的室内环境,成为高层办公楼设计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于是,在高层办公建筑中插入一个或在不同区域插入数个封闭或开敞的中庭的设计手法开始出现。日本日建设计设计的“伊藤忠商事东京本社大楼”(TokyoC.ITOHBuilding,1981)和“新宿NS大楼(ShinjukuNSBuilding,1982),以及SOM设计的沙特阿拉伯“国际商业银行”(NationalCommercialBank,1983)、海蒙特扬(H.Jahn)设计的芝加哥“伊利诺州中心”(StateofIllinoisCenter,1985)、福斯特设计的“香

3、港汇丰银行”(NewHeadguartersfortheHongkongBank,1986)和东京的“世纪塔”(CenturyTower,1991)等等,便是将中庭置于建筑之中,以取代中央核心筒的实例。  实际上,核心筒的分散和分离,中庭空间的介入,已使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彻底发生了变化。新一代的高层建筑空间组织更为灵活多样,由于空间设计的侧重点已由追求经济效率向营造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转变,所以许多新建的高层建筑都以“景观空间”的概念,将共享空间与功能空间相结合,把核分散向四周,垂直交通采用玻璃电梯,直接采光,给人们以开敞明亮、将动线视觉化的空间感受。空间构成模式也由

4、封闭的“积层式”,变为上下贯通的“动态流动空间”。  1994年建成的日本东京“文京区市民中心”(BunkyoCivicCenter),就在通常布置“内核”的位置设计了一个与建筑通高的“光庭”。该建筑将办公部分分作南北两处,以通道相连,设备管道井分散在塔楼的东西两侧,主要客用垂直交通工具电梯,则全部采用了透明的玻璃景观电梯,并布置在光庭之中,使垂座电梯的人可以与环境对话,看到办公室和休息空间走廊中的情景。彻底改变了以往高层办公楼内那种昏暗的又长又窄的通道和封闭的电梯给人们带来的压抑感,使人流动线可视化,增加了空间情趣。在日本,类似的新一代办公大楼还有1995年建成的“中

5、野坂上计划”(NakanoSakaueRedevelopmentProject)。  中庭空间的介入还使得楼层间的自然通风换气成为可能,福斯特设计的德国“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楼”(CommerzbankHeadguarters,1997)就是这方面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实例。该建筑的平面呈三角形,核分散布置在三个角上,中间是通高的中庭,周边的办公空间每隔4层还设有环绕着中庭螺旋上升的空中庭园。中庭和空中庭园既有通风采光的作用,又为建筑内部创造了丰富的景观,给每一个角落都带来了绿色和阳光。大楼内的办公室都有可以开启的窗户,气流从窗户及空中庭园进入,在中庭形成对流自然通风,明显地

6、减轻了环境负荷,因此而被人们称作是“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其实,利用中庭节能的高层建筑并不止“法兰克福商业银行”一座,前述之“文京市民中心”、“新宿NS大楼”和“NTT幕张大楼”(NTTMakuhariBuilding)等等,均是利用中庭节能的典范,据称它们可比同时期兴建的普通高层办公楼节约能耗近40%。  四、底部空间的变化  早期的高层建筑多直接面对街道,从街道进入门厅,再由门厅进入电梯厅,垂座电梯至各楼层,这是高层建筑中最为普遍的空间流线组织方式。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缺乏过渡,没有“中间领域”的概念,在人流集散的高峰期,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尽管

7、许多高层建筑都在门厅的艺术处理上颇费心机,设计得非常富丽壮观,但是由于空间组织方面的缺陷,门厅内往往留不住人,形不成公共活动空间,而入口处也常出现人流拥塞的现象。  70年代以后高层建筑的设计开始重视底部空间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伴随着多种商业服务性功能的渗入,许多高层建筑都以扩大底部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入口广场和将底部架空把城市空间引入建筑内部的设计方法,来处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过渡关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实例是美国纽约的“城市公司中心大厦”(CiticorpCenter,1977)。该建筑由4根巨柱支撑,底部架空7层,下沉式的广场伸入到建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