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843110
大小:7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5
《六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题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一、根据意思写诗句。1、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信,只有托你捎个话,给家人报个平安。2、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雪花飘飘飞满野。3、皎洁的月光洒向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沙石上流淌。4、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5、乡间小路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二、根据阅读材料填空。1、朗读《我们去看海》这首小诗,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感情。2、《致老鼠》这首儿童诗真有趣。小诗人把当做了,写出了和一般人眼中不同的。最后,小诗人希望老鼠和交上朋友,表现了。3、《爸爸的鼾声》这首诗
2、充满了丰富的想象。爸爸的鼾声就像;爸爸的鼾声停了,小作者就觉得。全诗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亲情。4、学习《诗中的“秋”》一文,我总结出了作者读懂古诗和欣赏古诗的一些方法:三、阅读课内诗歌并回答问题。(一)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1)好雨知时节A、hǎo()B、hào()(2)花重锦官城A、chóng()B、zhòng()2、解释下列字词。乃:发生:潜:润物:3、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第一句写了,后面三句集中写。4、翻译下列诗句。(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晓
3、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5、这首诗体现了春雨什么样的品质?。6、诗题为《春夜喜雨》,在诗篇中“春”“夜”“雨”都有了,但“喜”字却没有出现过。请仔细读原诗,揣摩体味,说一说诗人是怎样对春雨抒发了“喜”的感情的。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潜”“细”两个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二)天净沙·秋,,。,。1.请默写这首小令。 2.这是_____代______家_______写的一首小令。“天净沙”是_________,“秋”是_________。 3.这首小令压_____韵,韵脚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小令描写_______的
4、景象,作者先用了孤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个典型景物来表现;接着用“飞鸿”这一句,把静寂的景物和联系起来,静中有动;最后用“青山”“白草”两句,把呈现在读者眼前。5、用自己的话将词中描绘的情景写下来。(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词题是。2、这首词的作者是代的。.3、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4、词中的“见”读,它的意思与“”相同。5、词中描写的景物有。6、本词上片写的夏夜,以鸟惊、、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写得生机
5、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和的突然发现,表现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和。(四)太阳的话1、本诗的作者是,他的作品还有《》、《》等。2、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3、诗中的“我”是谁?“你们”是谁?4、全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5、“太阳”在诗中象征着。四、课外阅读并答题。“夜半钟声”的争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是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山水名篇。但是近千年来,围绕着这首诗里的钟声、时间曾产生过激烈的争执:夜半究竟有没有钟声?宋代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指责说:“句则佳也,其如三更
6、不是撞钟时。”因为寺院一般都是早上撞钟,晚上击鼓,用来报时。如唐代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云:“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唐代李咸用《山中》诗云:“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成语“晨钟暮鼓”即由此而来)欧阳修的言论一出,立即引起了许多文人的不平。他们或引经据典,或以亲历见闻著文作诗,来为张继辩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熟悉苏州的孙觌(dí)的《留题寒山寺》绝句三首,诗中云:“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欹(yī)枕犹闻半夜钟。”其实,张继、孙觌半夜听到的钟声叫定夜钟。古代苏州寺院有半夜撞钟报时的习俗,名为定夜钟。每天晚上23时40分开始打钟,用20分钟时间均匀地打完一
7、百零八下,最后一下即合午夜与凌晨之瞬间。大概在南北朝时期,苏州的寺院就开始撞定夜钟了。据《南史》记载,丘仲孚少时读书就“以中宵(半夜)钟鸣为限”。到过苏州的许多诗人,如白居易、王建、许浑、皇甫冉等,都曾写过歌吟定夜钟的诗句。另外,夜半钟不仅古时有,今天也有;不仅南方寺院有,北方寺院也有。1987年7月14日《北京晚报》“百家言”栏内载袁翰青《“夜半”确有“钟声”》一文,文中作者说到他年轻时“家居故乡南通,就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