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813217
大小:39.4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4
《低幼儿童学习声乐中的练声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低幼儿童学习声乐中的练声曲 1、有些人认为,低幼儿童不存在练声曲,只要会唱歌就行了,但是我认为,低幼儿童学习声乐中,不跑调,发出优质的声音并唱好歌,就得进行气息和声带的科学有效的训练,需要阶梯状规范的方法及练声曲来支撑。声带需要力度与“健美”、气息需要支持与控制、增强声带的耐力,增加演唱歌曲完整性的系数。 2、4—6岁的学生,他们自主性增强,歌唱技能增加,能够控制自己音量,练声时增加连音、滑音、u音的练习。连音主要是锻炼他们的气息控制能力及声音柔和度;上下短滑音(yi)并拖长音,是体会气口和爆发力及收好尾音的感觉;u音的练习主要是锻炼假声及高位置(4—6岁不宜多
2、练假声,整个声带振动为主,以免损伤声带。);二声部概念性练习与欣赏、五个元音的练习(dadedidodu)、快速练唱doremifasolasi等等,每次集体练习5分钟左右,然后是20分钟的逐一辅导,每个班次最多15名学员。 3、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能急,练声曲简单,跳度不要太大,能加上词语练习更好。把英、美最新流行儿歌配上简单动作,编进我们传统经典简单容易唱的歌曲内,作为辅助练习或练声曲,进行练习等等,它能够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同时也能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跳音321
3、321
4、
5、每次必练,是一分钟热身练习,有时填词练唱。一般从高音往低音唱,同时要求学生站起来双手插腰练习
6、(感受腰间气息鼓起像球一样,气息要流动,有嘶嘶往外出气的感觉,腰部的气息还要有弹性。);学习四周课后基本可以五度mima跳音练习531
7、531
8、
9、。呼气及嘶嘶送气练习继续加强,同时注意增加音节练习和对个别音准发声问题大的学生的辅导,这些学生的练声曲不同,主要是针对问题练习的。 4、mima跳音练声曲是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有氧呼吸能力、横膈膜弹跳能力、独立演唱能力,最重要的是把声音高位置甩出来同时增加声音穿透力的。这条练习是本人经过20多年的实践又结合学生多年的练习总结出来的经验,在大人小孩中实践都会有好的效果,它可以节省许多声音技巧训练的时间,较早较快地达到预期目标,
10、为演唱者尽快提供一个美妙声音的结合点。如少年宫低幼孩子学唱歌,经半年多的合作练习及舞台实践,绝大部分学生就可见效,音域从五度提高到八度,个别的也都在自己不同音域内上下同时拓宽两到三度;学习一年的学生音域普遍提高十一度;学习两年的学生,歌唱技能更是得到显著提高,有的学生已经7—8岁,音域拓宽从小字组a到小字二组e或f,音域明显比同龄人宽,达到了12—13岁儿童的音域。当然,在收学生的时候,一般我是不挑剔的,什么条件的都要,他喜欢唱歌就可以,极个别也有不喜欢最后喜欢的;也有个别的几乎没有任何音高和乐感,在8个月的不断练习和纠正中他会突然开窍,唱出《海鸥》和《嘀哩哩》这样
11、的歌曲;有的五个多月就纠正过来了,前提就是学生不能缺课,要和家长积极配合老师完成好每次的作业,教师的细心指导,共性的问题和特殊的问题及时处理。 (四)不同年龄段的低幼儿童声音的变化。 1、低幼儿童声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时间的延长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三岁左右,声音稚嫩、声带发育不完整,要求声带整个震动,小声、假声少练。例如3岁半的学生,自控力稍差,有的还存在口吃不清的问题(大舌头、方言、舌头短、牙齿问题、发音习惯等造成的)。练声时间5分钟左右,结合听音视唱节奏练习,边练习边休息。课堂中家长可参与2分钟的演唱,同时要求学生倾听并观摩,开始他们静静听,听完后往往哈哈
12、大笑,有的孩子会说唱得棒!家长是成人音色,它会牢牢抓住孩子的心,使他们安静倾听,家长特别卖力唱,因为他们要做表率,他的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听自己演唱,这个练习可以说一举两得。家长的参与,一是活跃气氛;二是锻炼学生听力,提高欣赏和辨别声音的能力;三是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四是为家长在家进行辅导提供有利条件。2006年夏,我收了两个三岁多的女孩,破例了,因为她们音域有五、六度,比同龄孩子宽,乐感好,接受能力强,家长配合非常好,因此她们进步也非常快。但是她们刚开始在发连音时往往因为气息等问题而发不出长音,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发直而且短的音。后来坚持练习跳音以来,一个5岁8个月,一个刚
13、刚五岁,她们的音域都在12-13度内,横隔膜的弹跳力、气息支持力大大增加,舞台实践时大胆、善于表现并且音准和共鸣也好。可以完整演唱《草原上升起部落的太阳》《照镜子》、《小白船》、《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声乐考过9级并且参加2008年全国第四届校外才艺比赛获一等奖。 2、4岁的学生,技术训练相当重要,每次训练时间不长,15-20分钟,坚持练习的学生有的声音变细、变高、变亮、有的也会控制声音力度;有的学生因为生理条件等原因,声音变化不是很大;有的学生还是喊叫式演唱,不懂“息声”,不懂气息往外送的感觉,认为唱高音就是大声喊,教师必须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进行纠正。大部分能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