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操作系统原理填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并发、共享、异步、虚拟化是操作系统的四个特性2.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3.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充分发挥CPU与外设并行工作的能力4.批处理系统不允许用户随时干预自己程序的运行5.程序顺序执行时有顺序性,封闭性和可再现性6.将进程的PCB链接在一起就形成了进程队列7.操作系统的三个基本状态是就绪,执行,和阻塞8.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一个进程访问这种资源的那段程序代码就称为临界区9.操作系统中各进程之间逻辑上的相互制约关系称为同步10.如果一个进程已
2、进入临界区,其他想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11.对信号量S的P原语操作定义中,使进程进入相应等待的条件是S<012.有M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如果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那么信号量变化范围是1~-(M-1)13.在先来先服务的调度算法中,按照进程进入进程队列的先后顺序来调用进程14.解除死锁常用的两种方法是撤消进程法和挂起进程法15.银行家算法中,当一个进程提出的资源请求将导致系统从安全状态进入不安全状态.系统就拒绝它的请求16.典型的银行家算法属于死锁的避免,破坏循环条件属于死锁的预防剥夺条件属于死锁的解除
3、17.假定某系统中有同类互斥资源M个,可并发执行且共享资源的进程有N个,而每个进程申请该资源的最大量为x(1<=x<=m),当不等式n(x-1)+1<=m成立时,系统一定不会发生死锁18.处理机的管理实际上被归结于进程的管理19.现代计算机的存储系统通常有主存和外存20.将目标程序的地址转化,根据不同的转化时机,通常分为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21.存储管理的4个功能是内存的分配与回收,地址转换,内存共享和保护,和内存扩充22.内存的扩充技术有覆盖和交换23.分区管理有固定和可变分区24.SPOOLing系统由输入井和输出井,输
4、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和输入进程和输出进程25.引起中断发生的事件称为中断源26.虚拟设备是通过虚拟技术把独占设备变成能为若干用户的设备27.磁盘是一种直接存取设备,磁盘在转动时经过读/写磁头所形成的圆形轨迹称为磁道28.实现SPOOLing系统时,必须在磁盘上开辟出称为输入井和输出井的专门区域以存放作业信息和作业执行结果29.最简单的移臂调度算法是先来先服务算法,它只考虑请求访问者的先后顺序,而不考虑它们要访问的物理位置30.按文件的用途可将文件分为用户文件.库文件,系统文件和文档文件;按文件的操作保护可分只读,读写,执行,不
5、保护文件;按文件的组织形式文件分为一般文件和特殊文件31.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中常采用的物理结构文件有顺序,链接和索引文件32.文件的存取方法通常分为顺序存取和随机存取33.常用的文件在磁盘上的组织方式有顺序,链接和索引三种34.在文件系统中,若按逻辑结构划分,可将文件划分成字符流式和记录式两大类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在文件系统中,要求物理块必须连续的物理文件是顺序文件2.操作系统实现按名存取进行检索等关键在于解决文件名与文件存储地址的转换3.一个作业从进入系统到运行结束,一般要经历后
6、备,执行和完成状态三个不同状态,作业调度正是处理这三种状态之间的各种情况及它们之间的切换4.对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来说,批处理操作系统应注意计算机的效率,尽量增加系统的平均吞吐量,分时操作系统应保证用户所能忍受的响应时间,而实时操作系统则应在保证及时响应和处理有关事件的前提下,再考虑系统资源的利用率5.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两个接口.一个是命令级接口,用户利用它来组织和控制作业的执行或管理计算机系统;另一个是程序级接口,编程人员使用它们来请求操作系统提供服务6.按命令接口对作业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将命令接口分为连机接口和脱机接口7.在微
7、机操作系统中,通常把键盘命令分成内部命令和外部命令两大类8.所谓系统调用,就是用户在程序中调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一些子功能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